近日,在2024年服贸会“两业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论坛”上,市发改委发布了升级版的北京市产业地图。
今年2月,本市首份产业地图和政策导引正式上线。该地图覆盖一二三产业,融合高精尖产业、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现代农业等31个重点行业,聚焦16个区和经开区重点产业区域,通过75张产业现状和规划图,全面盘点了本市产业“家底”。
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涛介绍,为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服务和引导经营主体精准布局,促进产业错位互补发展,推动产业地图从“有用”向“好用”升级,本市将每年更新产业地图,为首都产业发展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此次发布的升级版产业地图主要从重点区域、应用场景、政策文件、人力资源四方面进行了升级。
其中,在展示全市产业布局的基础上选取副中心、平原新城产业发展集聚情况进行了深化,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等经国家认定的产业园区为重点,绘制副中心、平原新城产业园区布局图6幅,涵盖了重点园区11个,通过标签形式直观展示各园区的主导产业和相关信息,并与政策、应用场景、人力资源等信息相关联。梳理筛选了各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等518家企业进行展示,助力产业链全景呈现。
升级版产业地图新增“应用场景”模块,包括“应用场景需求”“应用场景建设能力”“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三张清单,统筹展示智慧城市、政务服务、医疗健康等场景需求229项,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场景建设能力142项,首钢一高炉科幻乐园、中轴线数字文化遗产展示等场景示范项目43个,搭建起了“企业+应用场景”供需对接渠道,赋能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
在原有政策导引基础上收录了近半年来新出台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专业服务业数智化提升、两业融合示范园区重点项目支持细则等7项产业扶持政策,最终形成19项规划类政策、37项产业扶持政策的查询清单,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主要领域,形成“地图+政策”的立体化导引。
升级版产业地图依托市人力社保局《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4年版)》,设置了重点产业领域人力资源开发目录和技能人才需求目录两个栏目,收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13个产业大类,60个细分核心领域人才需求目录,为企业、劳动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招聘求职、教育培养、技能提升等方面提供精准指引。
升级版产业地图对于首都大力实施“两业融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交叉科学学会理事长周济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再是因某一领域引发的全面变革,而是聚焦包括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前沿学科,形成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后的新形态。同时,多学科交叉融合也将为科学研究的范式变革提供新路径,并成为破解“卡脖子”问题的捷径,更是构建国家创新文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表示,科技成果转化要实现从书架到货架,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注重跨界融合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技术联盟的形式不断丰富融合发展的外延,构建起产业发展生态圈,驱动经济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