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街及枣林南里棚改项目B地块施工现场 ■记者 刘偶/摄
近日,备受市民关注的北京市中心城区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菜园街及枣林南里棚改项目B地块工程迎来新进展。记者从施工方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获悉,目前,B地块工程已全部完成地下基础施工,冲出正负零,全面转入地上施工阶段。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菜园街及枣林南里棚改项目B地块工程现场负责人庄恒兵表示,下一步,工程将继续加大人员投入,尽快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菜园街及枣林南里棚改项目B地块工程位于在南二环内,白纸坊胡同以西,白纸坊西巷以北,是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区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该项目总建设面积18.9万平方米,共有8栋地上建筑。其中,住宅楼4栋,总计1068户,其余4栋单体,分别为办公楼、西城区档案馆、食堂等配套设施。
在项目施工现场,4栋住宅楼在蓝色防护围挡的包裹下拔地而起,平均建设高度已达10层以上。庄恒兵介绍,目前,项目400余名工人,正在以8天左右一层的速度加紧施工。
相比传统棚改项目,户型丰富是本棚改项目的一大特色亮点。从50余平方米一居室到130余平方米四居室,整个B地块住宅共有60余种户型可供居民选择,全部采用精装修交付。
庄恒兵介绍,B地块4栋住宅楼从14层到20层不等,全部采用板楼设计。俯瞰小区,住宅楼错落有致,采用了当今主流的商品房小区布局形式,且最大住宅楼栋间距为城区住宅少有的20米左右超大间距,完全可保证底层住户采光需求。
小区车位数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品质。记者从施工方案中了解到,目前,小区全部采用当下主流的人车分流式设计,从地下一层到地下四层均有设计地下停车位,可提供车位1346个。整个B区地下车库全部采用贯通式设计,未来,居民不但可以通过电梯直达地下车库,同时,司机可以更便捷的就近选择出入口。
从加气块室内隔墙到ALC加气块混凝土预制板隔墙,从地下结构后浇带分段施工到分仓施工,为真正实现棚改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造,项目部在施工中,从建筑材料到施工工艺进行了全方位优化升级。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由于“缝”很宽,故称为“带”,起到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温度应力等作用,属于施工过程中工艺举措,在后期将进行施工,属于多年来常规做法。在本次施工中,项目部为了优化工艺方案,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后期结构渗漏,实现高质量建造,为此经过与甲方和设计方沟通,决定采用地下室筏板分仓施工法。
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李长安告诉记者,项目整个地下室结构筏板面积为21700平方米,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24个仓,实行跳仓作业。根据图纸要求,伸缩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期龄达到2个月后进行封闭,沉降后浇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后且沉降趋于稳定后方可封闭。采用分仓作业后,后浇带提前进行封闭,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另一方面,采用分仓法施工后,将施工缝两缝变为一缝,可使结构渗漏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本次结构施工全部采用成本更高、但施工精度更好,还可循环利用的金属铝模板,进一步提升了现浇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
“由于项目位置特殊,为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我们专门在绿色施工方面进行了优化,采用更节能环保的材料。”李长安告诉记者,在即将进行的二次结构砌筑中,项目部将内墙砌筑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优化为ALC混凝土加气块预制板墙体。据了解,新预制板墙体全部为工厂预制,项目部可根据现场实际需求进行规格定制,不仅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了材料损耗率,还减少现场切割造成的粉尘和噪声污染,同时,墙体整体强度、平整度、节能也都得到了大幅优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