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八通线八里桥站B口地下通道焕然一新                              ■记者 刘偶/摄

        从昏暗的灯光到明亮的LED照明,从遇水打滑地面到防滑耐磨地砖,从老旧斑驳的通道墙壁到光亮的瓷砖侧墙……近日,随着北京地铁首个地下通道渗漏专项治理及更新改造工程的竣工验收,经过半年多的施工改造,地铁八通线八里桥站B口地下通道焕然一新。施工方北京建工市政路桥科技发展公司项目负责人胡伟介绍,本次工程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更彰显了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的重要意义。

        地铁八通线建成于2003年,至今已运营超过20年,由于多座车站位于京通快速路中央,为了方便乘客过马路,沿线车站配套建设了多条地下通道与外界相连。经过多年的使用,这些地下通道普遍存在渗漏水、墙皮剥落、通道底板存水等问题。“由于京通快速路位于八里桥站B口地下通道的正上方,路面车辆行驶产生的震动影响到地下通道,导致通道产生许多小隙缝,因此解决漏水问题是本次施工最大的难题。”胡伟说道。

        找到“病根”后如何开出“良方”?项目部巧施妙计,针对通道内施工缝、变形缝及结构背后脱空富水区域,基于“赋存环境改善-结构性能提升-内部边界强化”三位一体协同治理理念,专门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胡伟表示:“我们运用立体式渗漏治理手段,对结构自身及内外环境进行了全方位渗漏处治,累计治理结构背后脱空富水区域643平方米,变形缝、施工缝及裂缝1224米,结构内表面加强防水2265平方米,使地下通道实现治理部位零复漏。”这一创新工艺通过外防水层的再造、自防水层的修复和内防水层的提升,实现了对通道渗漏问题的全面治理。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治理效果,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时间。

        此外,本项目不仅运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渗漏治理工艺,还应用了自主研发的速凝型水下抗分散水泥基灌浆料和水下粘接型复合改性沥青注浆料两种新型渗漏治理材料。其中,速凝型水下抗分散水泥基灌浆料具有凝结时间早、水下抗分散、超高耐久性、收缩补偿性、适宜的流动性的特点,可以将凝结时间控制在30至120分钟以内,给现场作业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不同于传统的柔性注浆材料,水下粘接型复合改性沥青注浆料创造性地将沥青作为注浆料的基材,具有极为优异的防水及耐久性能,该材料可以在潮湿甚至明水环境下使用,大幅提高结构大变形部位的渗漏治理效果,填补沥青基材料在渗漏治理注浆作业领域的应用空白。”项目技术负责人彭庚介绍。

        由于八里桥站B口地下通道施工场地狭小,通行人流量大,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始终坚持文明施工的理念,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和进度。为畅通乘客出行,项目部采用分幅施工方法。为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引起的扬尘污染,项目部设专人在通道口发放口罩,同时配备洒水设备。在保障乘客通行安全和良好出行体验的同时,项目部做到施工全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用安全文明施工打造模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