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华北分公司通州发展大厦项目施工现场                        ■记者 刘偶/摄

        记者近日在通州发展大厦项目工地看到,机器轰鸣、人头攒动,电焊火花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施工方中建二局华北分公司通州发展大厦项目经理任宁介绍,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城市更新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室内二次结构砌筑,正在进行机电安装、室内外装饰施工,预计今年中下旬可实现整体外立面亮相。此项目是通州宾馆启动改扩建工程并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验收的后续工程,施工内容涉及3栋单体,包括室内外装修、机电安装、屋面工程等,总改造面积11.84万平方米,原宾馆功能全部改为办公用房。

        通州发展大厦前身为通州宾馆,位于长安街东沿运河商务区,新华大街与吉祥路路口西北角,与京杭广场隔街相望,地处通州老城区繁华地段。自1956年设立通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到1985年注册成立通州宾馆,此地作为地标性建筑承载了当地人的记忆。

        2022年,通州宾馆正式更名为通州发展大厦。“通州发展大厦项目的改造不同于‘新纸作画’,实施起来受到诸多限制,难度颇大。”任宁告诉记者,从主体结构加固,到室内管线优化提升;从封堵原有上下水管线,到躲避结构柱位置,都要全部重新设计,且逐一进行技术攻坚。任宁说:“在施工前,我们成立了专项技术小组,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建筑进行了多次全面‘体检’,梳理各类疑难问题多达300余项。”

        而在新办公楼中,如何躲避结构柱成为一大难题。作为办公用房,房间布局规整是基础要求。此次改造对每层办公室间数和面积均有严格要求。由于结构柱数量多,且均为1米乘以0.9米的方柱,因此项目部通过BIM设计排版,尽量把柱子设计在房间四角位置。面对中央区域结构柱,则就地优化设计为设备间和卫生间等附属空间。“每层房间布局均采取‘量身定做’,整个施工深化方案耗时近4个月。”任宁说。

        由于写字楼主体结构负载高于宾馆,因此在整体改造前,项目部对主要结构柱进行了钢板加固处理。任宁告诉记者,这次加固的薄钢板达0.5厘米,最厚可达2.0厘米。项目部对内部墙面全部增加了石膏板结构层,不仅大幅提升了墙面平整度,而且解决了耐久度问题。

        本次改造中,为尽可能提升房间内层高,项目部专门利用BIM技术对所有管线进行了重新优化排布。项目部专门将部分走廊管线直接转移到办公室阴阳角,一举将走廊和办公室层高增加了10厘米。截至目前,该项目机电安装部分已完成总工程量40%,屋面完成70%,装饰装修完成20%,后续外幕墙也在加紧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