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北京联通信息化部智慧企信开发室经理周克勤研发新技术,支撑疫情防控信息化,展现出一名基层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社区防疫“沃智护”

          疫情发生后,周克勤带领团队走访多个社区,针对社区的防控措施进行全面分析了解。

          “我们发现社区登记环节速度慢,存在人员堆积或可能引发纠纷的风险。同时纸笔登记、人工询问也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而纸质记录的存档查询也不方便。”周克勤说,如果采用互联网方式实现快速登记,建立疫情线索数据库,应该能给防疫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想到就要做到。根据实际需求,他立即整合现有计算资源和开发力量,遵循互联网化产品设计理念,迅速完成产品初步设计方案及迭代方向,同时利用各种远程办公手段组建“云团队”。开发团队在2月6日完成产品及前后端设计,2月8日完成初始功能的开发和部署。2月9日,“沃智护”社区登记平台作为北京联通疫情防控服务产品推向社会,为社区打好防疫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撑。

          产品上线后,周克勤带领小组人员走访多个社区、街道,介绍演示“沃智护”操作,并根据社区实际使用后的反馈,多次调试优化系统功能,使得系统更加人性化,操作简便。

          据介绍,“沃智护”界面友好、简单易用,可实现社区自主创建、扫码快速登记,数据实时查询等功能,大幅提高了社区防疫工作水平。同时,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风险、无接触登记,扫码快速通行,避免人员堆积,完整的进出记录助力疫情线索分析数字化。

          产品发布后,根据社区要求迭代增加居家隔离、通行证、校园版、刷脸测温设备一体机、Web管理页面等功能。上线2个月,累计登记次数200余万次,日登记近5万次,覆盖社区3000余个。万柳亿城中心、泰兴大厦、红阶大厦、丰融国际大厦、东航基地等社区日登记量超千次。周克勤带领小组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公司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信息技术的力量。

          跟着技术共成长

          “IT是已知行业中知识更新速度最快的行业。”周克勤说。1999年进入通信行业的他,从事的正是与专业对口的管理应用系统支撑工作,能够学以致用,他感觉很幸运。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特别是4G网络和智能设备的全面铺开,IT已经无处不在,而通信业更是推动者和先行者。“为了保持技术先进性就需要不断学习,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周克勤说,移动应用APP、物联网、移动支付、区块链、人工智能、小程序开发等新概念不断推出,他都会第一时间跟进。在学习理解技术原理的同时,利用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有利条件,对各项新技术进行应用尝试,只有对新技术深刻理解,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应用模式。

          近几年来,北京联通围绕联通集团“大IT一盘棋”的思路,推进公司互联网化转型。作为信息化部智慧企信开发室三级经理,周克勤坚持北京公司大IT的“五者”(全量管理者、协同运营者、能力提供者、工具制造者、产品孵化者)定位,以“平台+应用”两级框架为目标,推进公司内部的管理创新及智慧型企业的打造。

          让新技术实现价值

          “新技术的出现并不会直接带来收益,只有将合适的新技术与业务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而这也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周克勤说。

          周克勤介绍,之前有一项公司决策会议系统项目开发时,项目团队采用物联网设备+移动APP多屏互动实时展现会议进程及候场通知、智能语音记录、人脸识别签到等多项新技术,完成了决策会议系统的开发。该项目实现了会议议题上报、会议准备、通知、进程控制、会议记录及会议纪要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据了解,全年支撑决策会近千次,议题5000余个,管控模式被多家企业采纳并推广,达到了“决策事项系统化,进程控制精细化”的业务要求。

          而在另外一个公司餐饮物业支撑项目中,公司现有6个物业公司、200余个食堂由于地点分散,服务商不同,实体卡无法通用等客观原因,导致为公司15000余人提供午餐服务效率不高,员工反应很强烈。

          周克勤带领支撑团队果断放弃使用多年的实体卡结算方式,大胆引用无现金扫码支付新方式,并设计了全新的智能售饭终端APP,采用全新的互联网化应用组件,仅用时一个半月就完成系统开发调试并部署上线,实现了无现金跨物业、食堂漫游就餐的设计目标。随后,又不断改造引入AI人脸识别能力完成刷脸就餐改造。据了解,该项目系统全年累计交易287余万笔、8600多万元,其中超过5000人曾漫游就餐,受到公司员工的欢迎和称赞。

          周克勤的工作绝大多数都不是直面客户的幕后工作,他用自己的热情、专业和坚持,刻苦埋头于一个个项目中,保障着公司IT系统的稳定安全,保障了公司整体运转的流畅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