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看监控画面                                                  ■企业/供图

        无人机鹰眼探路,卫星云图观云追雨,视频监控实时监测……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雨季,北京高铁工务段应用智能化立体监控系统提前预警,让防洪巡查更“智慧”。

        4月25日,在北京高铁工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两名工作人员正通过大屏幕观察着京哈高铁大石洞隧道的监控画面是否有异样。

        在京哈高铁巨各庄隧道口附近,北京高铁工务段北京朝阳高铁线桥车间密云东综合维修工区的职工正在进行防洪检查作业。科技手段和人工检查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防洪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京哈高铁北京朝阳至承德段线路地处燕山山脉腹地,所处地区地势崎岖、河网密度大,跨河穿山,桥多隧长,防洪任务艰巨。连日来,北京高铁工务段在前期防洪基础性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管内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津秦高铁、京哈高铁共计5条高铁线路开展防洪风险隐患专业排查整治活动,主要对高铁路桥排水设施、隧道口、沿线山体、高陡土质路堑边坡等重点处所进行现场检查,研判风险,未雨绸缪。

        为确保检查效果,该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管内设备进行全覆盖检查,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登记造册并及时整治。他们还针对高铁线路点多线长、穿山过河,部分区段人工难以到达的困难,不断创新防洪检查方式,加大科技手段应用,增设无人机、视频监控、防灾系统、卫星云图等设备实施。

        工长张辉告诉记者,以前他们进行防洪检查,上山下河很是辛苦,汛期下起雨来,出巡一趟更是深一脚浅一脚,浑身是泥水,现在有了这些“高科技”工具就方便多了。比如可以利用无人机检查隧道顶部防护网的状态,不仅能检测,还可以根据视频影像比例,推算护网面积和危石体积等。

        据北京朝阳高铁线桥车间副主任刘玉博介绍,为做好检查记录、保存检查有关影像资料,该段各车间实行数据管理,针对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防洪隐患库,准确记录问题类型、所在位置等,并逐条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实现闭环管理,全力确保汛期高铁线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