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经过改造,环境得到改善                                     ■记者 董一鸣/摄

        日前,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红联村3号楼楼前,四五个老人围坐在桑树下唠着家常,不远处,孩子们嬉戏打闹……“我们这个楼是1985年建成的,各方面配套都跟不上。如今,看着小区变了个样,我们心里可美了。”看着正在变美的小区,居民耿阿姨喜上眉梢。

        今年以来,北控集团旗下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走深走实。在与北太平庄街道共建交流中,市政总院发挥专业优势,聚焦街区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项目,改善小区环境,共筑北太“咱家这块地儿”。

        作为市政总院派驻到北太平庄街道的责任规划师,赵新越对这块5.17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再熟悉不过。自派驻以来,她走遍了大街小巷,察民情访民意,为居民急难愁盼的相关问题支招。三年以来,赵新越联合街道、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居民座谈、心动之选、展板公示等多种方式充分征求民意,进行方案设计,最终提出包括设计、实施方案在内的一揽子项目改造方案,并全程跟踪把控项目实施。红联村3号楼前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3号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居民150户。这座南北向的小院,楼前空间仅有2300平方米,与前楼的间距只有20多米,呈狭长形。逼仄的空间,再加上没有物业管理,小院里常常拥挤不堪,老旧的自行车棚占据了西侧近一半的空间,其余的地方也被机动车塞满,垃圾分类桶站也没有一个合理的位置,更是没有绿化景观可言,一眼望去可谓老旧小、脏乱差。

        这些也成了不少居民的烦心事,赵新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快一份关于小院公共空间改造计划出炉。和以往承担的大型市政工程不同,这次改造目的更接地气:要对居民“胃口”,最大限度利用空间,以优化提升楼前空间品质为最大诉求。

        可如何在“巴掌大”的地方,保留原有功能的同时还要增加休闲娱乐、绿化景观空间,修建新的停车位,满足居民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市政总院抽调规划专业技术力量和赵新越一起开展工作,深入倾听居民意见,融入到实施方案当中,在设计尺度上精益求精,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

        今年4月,小院启动改造。昔日破旧的自行车棚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东西各一处崭新的车棚。“以往的车棚里停放了很多僵尸车,我们收集了小区的自行车数量,并改为东西两侧各一处,方便居民停车。”赵新越介绍。

        紧挨着车棚,一座全木结构的连廊成为了小院的新事物。连廊东西长约14米,可供居民休闲、聊天。一旁种植超过20年的杜仲和白蜡可以遮风挡雨,成为了最佳的天然屏障。

        围绕连廊,赵新越和团队做了不少工作。由于连廊紧靠北侧的2号楼,为了营造更私密的环境,一排黄杨种植在两者之间,既平添了绿意又隔绝了噪音。连廊之上,新种植的紫藤已长出藤蔓,未来将成为小院的一处绝佳风景。

        连廊南侧,新规划的停车位整齐划一。设计团队从楼宇之间挤出空间,在保留原有停车位的基础上,又新增了9个车位,缓解了居民停车的燃眉之急。

        活动空间的补充,休闲设施的优化,新增的200平方米绿化景观、垃圾桶站的合理布局、新增的太阳能路灯……随着改造工程的进行,小院逐步焕新颜。

        “和大体量市政工程不同,此次改造着眼于‘小’处,为的是让居民住得更舒坦。我们用‘绣花功夫’来改造,希望以微小改造带动小院大提升。“赵新越说。

        院子里有桑树、杜仲和白蜡,这些树基本跟小院“同岁”,承载着不少老居民的回忆。这些桑树在改造中被保留了下来,一圈木质座椅围树而建,建成后不少居民爱在树下乘凉。

        前期走访时发现,小区里近3成居民都是老人。一些适老化的设置也成为这次改造的重点。

        以往,源于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小院里无路灯照明,居民在夜晚出入一直“摸黑”行走,对于耿阿姨这样上岁数的人来说更是不方便,“基本一到天黑就不能出门了。”现在,新装的太阳能路灯和监控探头让很多老人夜间出门成为可能,淡黄色的灯光让大家进出小区非常安心。

        经过近一年的谋划和改造,以往破败不堪的小院开始变得“小而美”。眼下,围绕着助力北太平庄街区人居环境的改善,市政总院的工作一直在继续。“为民办实事就是要贴近群众需求,居民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把事办实了,使老旧小区也能有设施、有风景、有温度。这就是我们的初衷。”赵新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