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首钢医院首批支援石景山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疗队凯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朱卫京、内分泌科医生徐岩、泌尿外科护士张慧、普通外科一病区护士霍露静4名医护人员,经过14天医学隔离观察后返回首钢。

    1月30日凌晨2时,首钢医院接到筹建石景山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任务,及时派医务人员赴现场考察医院改造。2月5日开始,三批医疗队陆续进驻定点医院。经过连续近50天战疫,石景山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成功清零,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据首钢医院医务处薄天慧介绍,支援医疗队分三批次进驻定点医院,共21名医护人员,零感染。其他医疗队成员也将在观察期满后分批返回。

    “那天的阳光格外灿烂”

    1月30日凌晨2时,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月波接到通知,推荐她作为石景山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护理负责人,负责医院的改建和新冠患者的收治任务。

    “从疫情爆发的那一刻,我就时刻准备去一线战斗。”刘月波说。来到定点医院的前几天,刘月波和先头部队日夜奋战,从整体布局改建、仪器设施配备、各种物资筹集,甚至到病房的清扫、床位的设置、用物的摆放等,事无巨细,一直紧绷着一根弦。

    “2月3日医疗队队员报到,我作为整个护理团队负责人,不仅要管理好队友,更要保护好每一个人。当我看到护理人员名单时,心中不由一动,这群护士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自石景山7家医院。这支年轻的队伍能经得住考验吗?”刘月波在心中打起了问号。

    早晨,刘月波刚带领她们熟悉完医院的布局和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就来了。还没等刘月波分配,这群年轻人立刻投入工作,清洁病区、整理仪器、摆放耗材……从上午报到一直忙到深夜。“看着她们疲惫的身影,我心中的疑虑一扫而空,她们就是我需要的队友。”刘月波说。

    2月25日,病区的王女士康复出院,出院前为医生护士们跳了一段舞蹈——《真心谢谢你》。

    “我记得特别清楚,很多同事都流下了眼泪。20天的朝夕相处让我们不舍得分别,走出病区后,王女士不停地向我们挥手。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那天的阳光格外灿烂。”目前还在观察期的刘月波在电话中说。

    康复出院患者写来感谢信

    3月23日,在首钢医院住院大楼门前广场,一个小男孩一把抱住了他妈妈——首钢医院医生徐岩。这是徐岩和儿子分别近50天的第一次见面。

    得知科里组织报名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队时,徐岩没有犹豫,坚定地在报名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得知被选定为医疗队一员时,徐岩说:“我的心里格外踏实,因为面对疫情我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必须冲锋在前。”

    徐岩的儿子今年7岁,知道妈妈要去一线支援,画了一幅画送给她。画上写着“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红色描粗字,左边画“新冠病毒”,右边是穿着防护服的徐岩,那些病毒正在被针筒消灭。

    “说着是个孩子,可他却那么懂事。他的画是对我的支持,我甚至能感受到他心底因我而有的骄傲。”徐岩说。

    经过严格培训及前期筹备,定点医院2月7日开始收治患者。徐岩的工作是做好确诊病人的收治,监测新冠肺炎患者症状,仔细询问其流行病学史,做好病例登记、报告和采样等工作。

    “2月12日,经过我们及时、规范、科学的救治,石景山首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作为主治医生,我的内心太激动了。”徐岩说。

    “你们是真正战斗在一线的英雄。”患者非常激动,发来一段长篇文字表达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感谢,让徐岩再次体会到身为医者的使命与光荣。

    防护组严把防护关

    “进入集中收治医院一周后,从前期的一脸茫然到熟悉流程,我们每个人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身在防护组,我们都是‘高年资’护士,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后勤大妈。”霍露静说。说是防护组,其实更像是教导处。

    前期,霍露静负责梳理流程、制定制度、做好应急预案,后期在做好清洁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病房与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

    一线护士交接班结束后,霍露静和防护组人员在半污染区提前就位,反复嘱咐:“先洗手,脱护目镜时要注意,小心低头,闭眼睛,摘口罩不要碰到脏的一侧。”

    护士离开后,霍露静和同事们开始清洁浴室、清洗护目镜等一系列工作。“防护组是大家的后盾,一定要为大家把好关,做好严格的防护工作。等疫情结束,所有人一起平安归队。”霍露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