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路网系统迎来新一轮优化提升。通过实施一批诸如疏堵改造、路口渠化、道路拓宽等重点工程,多个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节点得到有效治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通州公路分局采取精准施策、高效推进的工作方式,实现早高峰通行效率提升45.8%,排队长度下降超56%。
京榆旧线与通运路交叉口改造工程彰显了副中心速度。该工程于近日启动,仅用72小时便完成全部施工内容。通过精细化设计,施工方拆除部分绿化分隔带,将东进口优化为五进三出八车道配置,使路口通行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数据显示,改造完成后,周一早高峰通行效率相较改造前周五早高峰提高了45.79%,东向西方向平均时速达31.5公里,较去年同期增长49.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进口早高峰平均排队长度从486米骤降至213米,降幅高达56.2%,交通流畅度得到突破性改善。
北京学校东门所在的春明西路交通优化工程近日告竣。该路段作为学校周边主要通道,日常上下学时段人流和车流高度集中,交通压力突出。此次改造通过科学调整中央隔离带布局,增设专用掉头通道,同步更新交通标线和警示标识,使车辆通行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通怀路(宋庄南大街至通燕高速段)拓宽工程正全力冲刺,力争十月底实现全线通车目标。工程自9月6日启动以来进展顺利,目前土建部分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1%;通信及电力管线迁改工作也在同步有序推进,完成率分别达到7%和10%。项目采用高效施工组织方式,严格遵循60天工期计划,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完成。
此外,京榆旧线六合桥段疏堵工程现已进入实施准备阶段。该路段现状为双向三车道,长期制约区域交通流畅性。目前工程已完成招标计划制定,即将发布招标公告。该项目计划利用既有桥梁桥下空间,对北侧桥梁进行扩孔,并配合道路加宽,着力解决桥下交通拥堵问题。作为副中心北部东西向交通要道,六合桥改造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为副中心整体交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交通治理措施,副中心道路网络运行效率得到全面提升。从路口改造到道路拓宽,从局部优化到系统提升,一系列工程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展现了治理成效,标志着副中心交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