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引导乘客通行。 ■记者 马丹丹/摄
10月7日,正值国庆、中秋长假后期,随着返京客流增多,部分列车凌晨抵京,交通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保障夜间到达旅客的城市交通接驳需求。10月7日和8日,地铁2号线、3号线、4号线、7号线、10号线、14号线、19号线和大兴机场线8条线路将分别采取延时运营措施,10号线、16号线丰台站采取提前开门运营措施。公交增加夜班和摆渡运力,出租车、网约车加强调度保点,组织超3000辆保障车循环运营。机场巴士做好机场兜底运输工作。
当天晚上9时30分,记者来到北京西站出租车调度站,等候乘客的出租车井然有序,保障人员正指挥乘客排队上车……“假期最后两天的夜间返京旅客数量激增,其中,7号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2时,返京旅客达到了1.8万人,8号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2时,返京旅客人数超过了2万人。为此,我们进行全天现场值守保障,在10月7日,8日的夜间23点至次日凌晨2点,每天分别组织调派600至1000辆出租车进行循环保障运营,全力保证夜间旅客出行。”市交通委西城运输管理分局公共交通管理科科长葛然告诉记者。
一位等候出租车的乘客表示,这几年国庆假期回京,她和家人几乎都是深夜回京,“现在返京保障已经很完善了,即便到凌晨,地铁、公交、出租车都能乘坐,非常方便。”
记者在现场看到,北京西站出租车调度站(b2)外还放有“出租车调度小助手”的标牌,葛然介绍,这是上半年推出的一项针对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便捷服务,通过小程序,出租车司机及乘客可以实时查看西站四个出租车调度站的车辆和乘客排队情况,有针对性进行选择。
22时,北京西站地铁站迎来了一波返程客流“小高峰”。“为迎接返京高峰,我们‘七站两场’接驳地铁车站加强与火车站、首都机场对接,依据铁路、民航到发时刻及旅客人数动态调整运力,做好加开临客准备。”北京地铁运营二分公司北京西站站区副站区长林嵩介绍,10月7日、8日,2号线北京站、3号线朝阳站、7号线北京西站、10号线丰台站等重点车站末班车延时至次日凌晨2时,2号线西直门站外环末班车延时至次日凌晨1时39分;10月8日、9日,10号线、16号线丰台站还提前至5时开门运营;首都机场线10月7日至9日缩短列车运行间隔至8分10秒,运力提升32.99%,并安排预备车司机待命,随时应对客流变化。
“在便民服务方面,我们同样不能‘打折’,考虑乘客中有体弱者可能在出行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加之北京接下来阴雨天气较多,我们为乘客准备了小椅子和一次性雨衣等物品供休息和使用。”林嵩介绍,10月8日0时到2时,北京西站有9列临客进站,超过8000名旅客深夜抵京,车站保持高位客流运转状态。林嵩告诉记者,在地铁7号线延时运营期间,列车每15分钟发车一趟。
此外,地面公交也加强了对途经七大火车站的13条夜班线路的实时客流监控,适时调整夜班线路发车间隔,提高线路保障能力。针对丰台站夜间临客集中达到的情况,加强了始发夜班线路的现场客流实时监控,按照重点站区管委会的相关要求,开行丰台站至木樨园、丰台站至公主坟及六里桥的两条摆渡线路,配合丰台站站办做好集中大客流的应急疏散工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