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在在2025年服贸会现场,北京市智能建造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北京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北京市智能建造产业发展。
2023年3月北京市启动了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本市围绕《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各项重点任务,加快落地实施各类支持政策,大力拓展试点工程应用场景,探索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引导和支持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和细分领域科技企业发展,涌现出数字设计、智能生产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推动BIM技术深化应用、加强工程数字化监管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
北京市智能建造发展联盟由13家企业发起成立,包括北京建工集团、京投公司、北京保障房中心、北京建筑设计院、北京城建集团、金隅集团、北京银行7家市管企业,以及北京保障房中心下属北京住宅产业化集团,共计8家北京市国有企业。而100余家成员单位涵盖投资建设、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咨询管理、科研院校、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领域。未来,本市发展智能建造将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要以创新突破核心技术为关键,通过构建涵盖科研、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产业体系,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联盟将构建协同创新、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通过联合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加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建筑业,共同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通过搭建产业智库、推广先进技术、建立评价机制,为北京市智能建造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建造技术集聚地、成果转化高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同时,联盟将努力构建智能建造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带动联盟成员合作共享产业优势资源,促进智能建造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智能建造产业发展价值。
联盟成立当日,北京建工集团当选北京智能建造发展联盟首届轮值理事长单位。北京建工集团副总经理米曦亮表示,北京建工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紧密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定位,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掘建筑产业潜力,赋能工程建造类产品提质增效。集团率先试点的劳务工人电子签章入场管理体系已覆盖20万劳务工人。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工程中,北京建工应用工业化建造方式提升10倍模板施工效率,保障最大单体清水混凝土工程完美亮相。此外,北京建工还拥有北京建筑业首个智能工厂,其创造的数字化道路养护“首都模式”已辐射至全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