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检验标本。                                           ■记者 董一鸣/摄

  这是一份特殊的工作,从业者身处医院,穿着粉红色的护士服,和白衣天使一起为病人祛除病痛而努力。她们是奋战在医疗行业的专业队伍,不仅承担着为病患答疑解惑的任务,更成为医护与病患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北京建工城市运营公司所属同仁物业公司(北京同仁医院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项目部)辅医部经理李欣欣便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从她17年的从业经历和身边辅医团队的点滴记忆中可以看出,她们虽不是白衣天使,但这群粉红天使同样在医疗战线演绎着别样的精彩。

  2004年,国内辅医行业诞生于北京同仁医院,“同仁辅医”的名字也应运而生。四年后,李欣欣加入了这支神秘的团队,“我们辅医基本都来自护校,是具备一定医学知识和实操技能的群体。当时我作为替岗实习生轮转了医院内的许多专业,看到了辅医团队的重要性,也因此爱上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李欣欣说道。即便是在2012年,李欣欣考取了护士资格证,也有机会前往医院成为一名护士,但是对行业的热爱让她选择留下,而这一次选择便成为了她职业生涯的坚守。

  能让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安心辅医岗位,这支神秘队伍到底有什么秘密?辅医,顾名思义便是辅助医生和护士工作的人员。其成立初衷便是帮助医护解决非专业之外的琐碎事项,让医护能够更加专注地从事诊疗工作,比如导诊咨询、病房护理、中央运送、手术室清洗器械、ICU保障、病人护送等工作。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辅医”行业的服务外延逐步丰富,并成为医疗系统不可或缺的力量。

  “请问,看耳朵挂号怎么弄?”“您可以在下午3点通过小程序或医院的挂号机挂8天后的号,当天的号需要在上午7点通过这两个渠道挂号。”站在门诊大厅,李欣欣耐心解答着病人疑问,这样的工作对从业17年的她而言已是轻车熟路。

  在李欣欣看来,辅医工作中难度最高的便是手术室的配合工作。以眼科手术为例,仅仅一个器械包就有几十件,大型外科手术甚至上百件器械,器械包中多把剪刀的长短和造型几乎相同,仅仅剪刀头的造型或圆或尖或平之分,“这些器械都需要我们协助护士一起进行回收、清洗、清点、分类,同时消毒后的器械的封包工作也都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其中哪怕是少装了一把镊子都是一次重大的医疗事故,所以辅医行业中只有对错之分,而没有小错和大错,细致入微也成为我们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李欣欣说。

  而在B超室内,辅医团队不仅要负责病人分诊,还要协助医生撰写检查报告,“医生既要了解病情,又要操作设备,做到全面兼顾耗神费力,这时便需要我们按照医生提出的病情分析,依据标准化报告模版,录入医生提供的病情分析数据并进行适配性内容调整,协助撰写专业报告,再由医生进行审核,这样极大地提升了检查精准度,无论是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是最好的选择。”李欣欣说。

  来到检验科,辅医会根据不同检查标本进行分组,哪些是免疫检查?哪些需要生化检查?哪些要完成微生物检验?还有哪些需要临检?由他们精确分类的物料被准确送到不同岗位医护手中,这些审核把关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更是同仁辅医团队所独有的。

  相比行业内一些辅医团队大多承担中央运送,也就是将需要检验的各种标本送到不同科室,同仁辅医真正做到了融入诊疗环节中,不做“输送兵”,要做“助理员”成为同仁辅医最大的优势所在。

  对于团队如何持续保证服务品质,李欣欣表示:“我们建立了科室档案,平日加强学习与经验传授。根据不同科室的工作要求,配备不同的辅医人员,同时针对人员情况做好岗位轮转,让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保证。”

  从无到有,“辅医”行业刚刚走过二十年,从单一辅助做“粗活”到依靠专业知识融入医护“做细活”,同仁物业公司辅医团队已经成为国内辅医行业中的领军团队之一,更是成为服务北京多家大型医院、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