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开集团百人工程培训读书分享会上听闻《长安的荔枝》很好看,好奇的我想一探究竟其好看的原因。读完这本堪称神作的书我果然感到有些意犹未尽。阅读过程轻松愉悦,但其中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给人很强的画面感,不禁也让自己的脑子随着书中内容同步运转着。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小人物艰难求生的历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要求熟练背诵的诗句,在这本书里有了更为深层次的解读。浪漫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血泪故事,“一骑”为何是“一骑”在此找到了答案。
主人公李善德,人如其名,一名小小九品官吏,在酒醉后迷迷糊糊接下了被上司偷换概念的任务——运输鲜荔枝入长安。恍然惊醒后才知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人都知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离长安五千里有余,是断然不可能在保持新鲜状态下送达。上层官员踢珠式的级级下压,最终落在李善德手里。李善德最初无望地准备摆烂等死,在两位好友的鼓励下,他最终决定亲自下岭南,寻找运输荔枝的办法。凭借不抛奔不放弃的坚持,用他擅长的算法,一次次验算加实操,终于找出了运输方法。除此之外,他在岭南也结识了两位好友。
李善德本以为把荔枝平安运到京城,从此仕途无量,应该会很开心。可跑完这一趟后,越接近成功,朋友越少,内心就越愧疚,本想暂且苟且隐忍,可拖着残躯,靠在上好坊的残碑旁,看到那“一骑、两瓮”荔枝飞驰向春明门时,自己却满心厌恶。为了这两瓮荔枝,毁掉了近百棵荔枝树,还在本就徭役沉重的百姓身上层层盘剥,而朝廷不赔反赚,真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一事功成也意味着无数生命的付出。
最终,李善德没有忘记初心,因倾诉出对官场的不满而被流放岭南。为了向阿僮表达歉意,他决意重新种出荔枝树。安史之乱爆发,也让他因祸得福,全家人在这里未受其影响,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作者满足了大众对美好的向往,给出一个完美的结局。
即使不小心被卷入生活的洪流,也要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冲破千难万险。可以服软,亦可以让步,这并非委曲求全。要时刻提醒自己找准定位,更要有风度和气量。
有的时候,一个人也可以如同一支军队。但更多时候,个人的力量往往微弱。书中写道“与光同坐,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虽说权力的力量不可估量,但我们更多的应该借势而上,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适当地将功劳分给他人,做一个理性的统筹者,而非不计代价和成本地大量投入,那样的结果往往只是事倍功半。
同样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书中说“一个人再笨拙、窝囊,可还是会拼了命去守护自己所珍视的东西”。的确,这是人类的本能,这令我不禁思考,我所珍视的东西是什么呢?是自由,还是在无数深夜里,父母曾经给予我的声声关怀呢。
人在成长时,往往会变得柔和、温润,不断地去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路径,这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也不可避免受到一些不一样的目光和嘲讽,但请记住,这些东西都无法真正伤害到你。
勿忘初心,坚持做自己!
(作者单位:首开集团房修一公司)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