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由故宫博物院、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故宫站”近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
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次展览正是对这一重要成果的积极响应,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篆刻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开幕式上,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表示,故宫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宫博物院肩负着“真实完整保护、负责任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此次展览,故宫博物院精选了20方院藏宫廷玺印展出,与大众创作的印章作品共聚一室,展开一场跨越数百年的对话——从传统技法到当代创新,印证了中华文明守正创新、薪火相传的永恒生命力。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张立新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中轴线于202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北京中轴线物质遗存的‘印记’,更是对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深情‘印记’。”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说,本次展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篆刻专业工作者、大中小学生、科研人员参与展览创作,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北京中轴线的热爱。同时,大众篆刻作品能与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玺印联袂展出,也彰显了新时代在保护、传承、利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人民力量方面的文化进步。
展览分为两大板块,以200枚大众篆刻作品与20方清代宫廷玺印为核心展品,形成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同时,在文华殿院内书店中,展览集中展示了《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集》《大众篆刻十八讲》等数本大众篆刻新书,以及中英对照、兼具漫游攻略的“中轴线小红书”——《探访中轴》。
此外,观众还可通过“数字中轴——北京中轴线时空舱”多媒体装置,沉浸式感受中轴线的历史演变与内涵。此次展览还惊喜呈现了两幅由幼儿园师生共创的沙画。稚嫩小手以沙为墨,勾勒出北京中轴线的恢宏脉络与故宫太和殿的飞檐斗拱。
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从巍峨宫阙的宫廷宝玺,到人民创作的篆刻新作,本次展览以“印”为媒,让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肌理与创新活力跃然于方寸之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