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期持续强降雨,京能集团旗下多家企业周密部署防汛措施,凭借智能监测与人工巡检双线筑牢能源安全网,全力保障首都能源供应稳定。
燃气电厂“AI值守+拉网排查”
暴雨如注,位于石景山区的京西热电厂的监控大屏上,数百个传感器数据实时跳动。“AI系统对比历史雨情,标记出3处渗水风险点。”工作人员立刻调派巡检力量。这是京能集团京西热电防汛保供的日常一幕。面对近期持续强降雨,京西热电人凭借全厂高清摄像监控系统和5G测振监控技术,实时监测雨情、水情及设备运行状态。依托大数据技术,AI智能系统自动对比历史数据,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巡检人员重点检查户外变压器等电气设备防渗进水状况,保障机组平稳运行。
在京丰燃气厂区,工作人员对主厂房、升压站等重点区域的孔、洞、沟及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防止雨水倒灌。室外设备防触电措施、重点设备防雨情况及排水泵运行状态均被纳入重点排查范围。企业还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我们制定了专人值班制度,确保汛情发现及时、处置及时、反馈及时;切实做到‘思想、队伍、措施、工作、物资’五到位,筑牢安全防线。”京丰燃气工作人员表示。
京桥热电严格落实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开展全范围设备“体检”。重点加强室外露天设备、燃气关键设施的巡检频次,对道路积水点、建筑物易漏雨部位进行隐患排查,动态清点防汛沙袋、排水泵等应急物资,确保物资充足且随时可用。
针对今年汛期,上庄热电组织制定并下发了《2025年防汛工作方案》,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压实防汛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在关键区域备足备齐沙袋、挡水板等防汛物资并定期进行维护。
热力板块管网筑牢防线
京能集团旗下的北京热力全面打响防汛备战主动仗,密切跟踪雨情汛情,超前谋划,提前防范,全面落实防汛各项措施,确保供热系统安全平稳度汛。
据悉,今年汛期,北京热力组织签订了《安全防汛责任书》,梳理出跨河管线130余条、总长度达2.4万余米,建立防汛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责任。按照“防大汛、抗大洪”要求,北京热力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视频会议系统、无线电台、指挥系统等运行正常。企业配备沙袋、救生衣、铁锹等防汛物资8.1万余件,配备发电机、抽水泵等抢险设备800余台,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能够随时投入使用。
记者了解到,入夏以来,北京热力联合属地街道、施工单位等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达100余场次;针对门头沟、房山两区等易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场所和倒灌风险较高的重点区域,开展防汛避险演练和紧急封堵抽排演练,进一步提高全员避险转移应对能力。北京热力还提前组建1200余人的百余支基层防汛抢险队伍,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的“三步走”策略,重点对辖区内锅炉房、泵站、热力站、供热管线、在施工程等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同时,120余人组成的9支专业应急队伍时刻备勤值守,随时做好“抢险”准备。
光伏电站智慧运维稳发电
针对北京市持续发布的强降雨预警,京能国际在京23座分布式光伏电站严阵以待,提前完成导水槽加装工作,有效引导雨水汇入排水系统。所有进出线管口均用防火泥或密封胶封堵,及时修补10处破损屋顶防水层,全面排查并疏通排水管道。
在京能国际电站现场,记者看到运维人员对电站排水沟道进行全面排查与集中清理。近年来,京能国际不断提升智慧运维水平,采用了人机协作方式,高效清除沟内滋生的杂草、藤蔓以及沉积杂物,同步检查边坡稳定性与排水口状况,确保清理彻底、无死角,显著提升沟道行洪排涝能力。
不仅如此,运维人员还针对储能系统开展专项防汛排查,提高其在极端天气下的运行稳定性。对升压站、外送线路等关键设施进行防洪加固,确保电缆沟、排水系统等重点区域防汛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围绕电缆沟倒灌、洪水冲击升压站等高风险场景,重点对移动排水泵快速部署、储能单元紧急断电等关键流程进行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有效提升电站的快速响应和防灾抗险能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