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速党员创新团队研发了“持久高亮热熔抗滑标线”产品                 ■企业/供图

   当前,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路权之争不仅影响通行效率,更直接威胁市民出行安全。为此,北京市提出“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将慢行系统建设纳入城市规划。首发集团北京市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党员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北高速党员创新团队”)致力于以科技创新助力首都慢行系统建设。

  北高速党员创新团队由20余名党员技术骨干组成,围绕北京市交通委建成“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的相关部署,在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马保龙的带领下开展技术攻关。这支创新团队曾获得国家专利52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其自主研发的交安产品为慢行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城市慢行系统主要涵盖城市道路范围内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过街设施等,以交通功能为主,兼顾游憩、健身等其他功能。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慢行系统通常采用绿化隔离带、标线和隔离栏、柔性柱和缓冲带、标线软隔离等措施实现“机非分离”。标线及反光涂料在多个场景中起到划分车道、缓冲车流及提示视线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划分车道的“边界线”,提示前路的“领航线”,更是保障安全的“生命线”。然而,传统材料在夜间反光性和雨天抗滑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路缘石、护栏等构造物在夜间容易“隐身”;另一方面,雨雪天气标线湿滑易导致行人、非机动车摔倒。

  针对这些痛点,北高速党员创新团队研发的两款交安产品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立面反光标记涂料”主要应用于路缘石、过街安全岛、防护栏墙体、隧道检修道侧墙等位置,其逆反射系数远超常规标准,在夜间、低亮度及连续降雨环境下,仍能保持优异的反光性能,为行人和司乘人员提供视线诱导,清晰识别各自的行驶道路,减少交通流冲突。此外,涂料还具有水性环保、施工便捷、快速干燥等特点,有效解决了路侧设施夜间可视性问题;

  另一款“持久高亮热熔抗滑标线”历经数百次试验测试,团队依据实验室跟踪结果,调整抗滑材料的形状、集配与数量,以及玻璃珠的成圆率、配比,还有树脂、颜料的配比等。通过测试试验研究,突破了传统标线反光与抗滑不可兼得的技术瓶颈,并经过道路应用四年的持续跟踪试验检测,保证逆反射亮度的同时,实现了标线与路面同等级的抗滑效果,适用于城市道路、等级公路及高速公路的标线施划,尤其适用于学校、商场等附近行人和非机动车流量大的斑马线交叉路口斑马线。实测数据显示,使用新标线的路段夜间事故率显著降低,雨雪天气摔倒事故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