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建工市政路桥国道通设计院作为主要编写单位参与编制的北京市交通标准化技术文件《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技术规范》(BJJT/0070-2025)正式发布。
在北京市积极落实《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BIM技术深度应用的当下,国道通设计院牵头,在按照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的要求,开展各地区同类标准、设计行业现状、施工管理需求等有关方面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北京市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设计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历经无数次的讨论、修改与完善,精心编制而成。
该技术规范共分为七大部分及多个附录,是工程师开展工程建设工作的实用指南。规范首章“范围”明确规范适用边界,“规范性引用文件”提供参考依据,“术语和定义”统一专业认知,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基本规定”从一般规定、坐标规定、协同工作和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出要求,保障项目各参与方高效、安全地开展工作。
“模型要求”部分是规范的核心,围绕模型构建与管理,制定了信息要求、命名规则、拆分要求、分类编码规则及精细度标准,助力工程师创建精准、规范的工程模型。“模型应用”部分则针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关键阶段,给出详细应用指导,协助工程师在不同设计阶段优化设计方案,提升设计质量与效率。最后的“交付要求”明确交付内容与标准,确保项目成果符合高质量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在附录部分,紧密围绕公路工程方案设计阶段,对项目信息、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交通工程及地形地质等内容进行系统规范,为工程师提供统一的信息标准,确保方案设计阶段信息采集、处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为后续设计施工筑牢数据根基,助力公路工程设计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国道通设计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技术规范的发布,填补了北京市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的空白,进一步规范了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设计阶段的技术路径与数据标准,在实际工程中,可帮助工程师规范设计流程、提升模型精度、保障信息安全,有效推动公路工程建设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为智慧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