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塘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现场                          ■企业/供图

   近日,北控水务集团发布2024年ESG报告,作为中国水务行业的龙头企业,北控水务通过在环境治理、社会价值创造、治理模式革新三大领域的突破,重塑行业发展格局,并从传统的污水处理服务商逐步转型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共建者。

   环境治理 推动水务向低碳转型

  北控水务大力推进能效精益管理,制定了详细的能耗控制目标,并建立月度追踪机制,对生产运营中的能源消耗进行精细化管理;针对潜水离心泵等高能耗设备,积极开展节能改造。截至2024年末,其节能技改项目累计投资2067万元,每年可节约电费941万元,年化节约电量达1493万千瓦时。

  除了设备改造,北控水务还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应用。目前,已有50家水厂采用光伏发电。香港佳发公司为船只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量,为海运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技术研发方面,北控水务持续加大低碳技术投入,成功开发了污泥双回流深度脱氮除磷技术(BEAOA)等一系列低碳工艺技术。BEAOA技术可实现剩余污泥减量30%以上,节约曝气单元能耗20%以上。该技术已获得多项专利及技术认定,并在污水厂扩建项目中得到应用,显著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凭借在低碳发展领域的卓越表现,北控水务旗下3座水厂入选国家部委“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名单。为进一步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北控水务举办了以“低碳和水资源”为主题的线上论坛,吸引了超过4万人次参与。同时,其参编多项低碳相关标准,为水务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规范和指引。

   社会价值 迈向“安全水”“优质水”

  水质安全是水务行业的生命线,北控水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领先的技术实力,确保供水和污水处理保持高质量。2024年,北控水务累计输送自来水约23.7亿吨,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99%;处理污水约58.3亿吨,污水达标率保持100%,两项核心指标均位居行业前列。

  为保障水质安全,北控水务建立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水质保障体系。其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要求供水厂设置至少5类水源指标的在线监测,并建立原水水质分级预警机制设备;每月监控水质变化,及时制定应对潜在风险的应急处理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北控水务创新应用“原水水质综合预警技术”,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使出厂水浊度降低12%,大幅提升了供水安全性。

   创新模型 构建ESG管理新生态

  在企业治理方面,北控水务创新性地提出了“W.I.S.E.”框架,构建了水务行业ESG实践的完整体系。该框架将水质安全(Water)视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将智慧转型(Intelligence)作为核心动力,将利益相关方满意度(Satisfaction)作为价值导向,将生态保护(Ecosystem)作为终极目标,四者相互支撑、协同推进。2024年,北控水务通过该框架实施了19项重点行动,覆盖运营全流程和价值链各环节,实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这种系统化的ESG战略设计,避免了单一议题的碎片化改进,使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W.I.S.E.”框架不仅为水务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ESG实践路径,也为其他公用事业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北控水务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变革和生态协作所创造的可持续发展价值,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