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桌面型工业机器人重磅亮相 ■记者 董一鸣/摄
在第27届北京科博会上,京城机电携工业母机(增减材)、氢能、机器人三大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和产品重磅亮相。
深耕工业母机 强化首都高端制造业
“我们此次展出的GT1200 Pro高精度五轴立卧转换加工中心,在未来2年至3年可实现百分百国产化。”北一机床总工程师马建川介绍道。该加工中心是北一机床最新研发制造的高性能五轴机床,能够提供相较同类型机床更大的加工空间、更大的工作台承重、更灵活的主轴倾摆角度和更强劲的主轴加工能力。
作为京城机电工业母机(增材)产业链的代表企业,北一机床还展出了2套龙门铣床专用摆角铣头。这2套摆角铣头主要应用于船用大型螺旋桨的整体加工,可以出色地完成桨叶型面部分和叶根重叠部分的曲面加工任务。目前,该产品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京城机电不断延伸工业母机产业链,先后发展了砂型打印和3D打印等增材产业。其中,砂型打印的代表企业京城增材,展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级砂型打印机JC1218。该打印机攻克了粘结剂喷射3D打印成型技术,并融合了数字化系统,实现数据统计、远程维保、移动端监控等功能,使打印出来的零部件模具精度更高、成型速度更快。
中航迈特是京城机电拓展3D打印产业所吸收的“新鲜血液”,此次展会展出了MT400M金属3D打印设备。“以鞋模打印为例,在单机作业下,24小时左右基本可以打印一双市面上常见的鞋模;相较于传统工艺加工周期,在效率上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中航迈特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同时,MT400M金属3D打印设备已获2024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
大力发展氢能 形成“制储运加用”产业链
京城机电旗下天海工业专注气体储运的装备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此次展出了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IV型瓶)和车载液氢储氢瓶两款产品。
“IV型瓶是我们耗时3年多的时间潜心研发出来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车载储氢气瓶。我们攻克了关键技术,使得容积达到了新国标规定的最大容积450升,储氢量可达10.8千克,目前应用在多家重卡头部企业,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了轻量化车载供氢系统新选择。”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继恒介绍道。
车载液氢储氢瓶是天海工业针对商用重型商务车提升续航里程需求进行研发的。该车载液氢储氢瓶及供气系统实现了结构设计、绝热系统设计及储供系统设计的技术攻关,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目前已通过液氮和液氢介质条件下的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能试验,在福田汽车最新研发的液氢重卡——Beacon氢燃料重卡上已经应用。”张继恒说。
京城机电在布局天海工业所具备的氢能产业基础上,于2024年8月实现控股上海舜华,形成了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此次,上海舜华也首次参展了北京科博会,展出了舜华加氢机和上海金山化工区加氢站(模型)。
加氢机作为舜华第三代产品,创新采用了7项专利技术,具备常温气源自动调节控制加注、集成高压微通道换热器将气源预冷加注两种加注模式,能够智能控制、自动调节加注速度,安全保护体系完善可靠。“上海金山化工区加氢站是集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氢气管束车充装和电动汽车充电于一体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基础配套设施,由我们提供总体技术及设备解决方案。”上海舜华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道。该加氢站设计供氢能力达每天5000公斤,运行6年已累计销售氢气5000万立方以上。
打造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
“这个超高速桌面型工业机器人由6台超高速桌面型机器人构成,主要应用于小型工件单工位组装和多工位搬运,具有占地面积小、臂型紧凑、高速、高精的特点,能够大幅提升产线效率,主要面向3C、汽车电子、医疗耗品等行业。 ”北京配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索利洋介绍道。另一款展示产品由三台AIR4-560桌面型机器人组成,三台机器人由同一个控制器控制,每两个物体的距离仅有15毫米,能保证直径为7毫米的探针穿梭其中。凭借多机联动技术和超高的定位精度,该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3C、汽车、机械等行业的搬运焊接、装配等应用。目前,配天工业机器人产品负载范围涵盖3千克至280千克,已在多个行业和领域成功应用。
京城机电副总经理滕明智表示,京城机电积极响应北京市重点打造机器人业务、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聚焦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三大领域,通过投资并购整合资源优势,加速科技创新。“希望通过参展科博会,借助这一品牌宣传和技术展示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在行业的影响力。”滕明智说。
未来,京城机电将始终以承担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使命为己任,聚焦三大产业链,不断延链、强链、补链,瞄准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致力成为国内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