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市供销总社”)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奋斗姿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在京上缴税费同比分别增长17.35%、6.78%和5.87%,圆满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锚定主责主业,筑牢乡村振兴服务根基。市供销总社充分发挥所属京农集团农资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全力做好春耕农资供应工作,与昌平区社、平谷区社、房山区社、大兴区社、延庆区社等区属供销社合作,一季度储备各类农资商品约3.3万吨,向市场供应各类农资商品1万余吨,及时高效地保障了京郊春耕的农资供应;充分发挥所属为农服务中心作用,扎实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广泛推广智慧飞防、农机服务等方式,一季度累计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1.2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京农集团与通州区供销社签订共建“通州区为农服务分中心”合作协议,启动了今年首个区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参与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巩固提升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成果,所属6家直属单位通过农产品宣传促销、盘活闲置资产等形式,扎实推进对密云区、大兴区共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持续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对接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一季度全系统实现购销帮扶地区农产品177万元;所属欣和公司,以及昌平区社、顺义区社、通州区社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举办、组织和参与流动供销社、“供销集市”等活动15场次,累计成交额230余万元。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转型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品牌,市供销总社提升商品经营业务经营效益,所属北再生集团积极拓展再生资源业务,一季度所属天津丰合、北再新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5万元,同比增长1162万元,增幅85%;所属佳之兴公司大力推动多品牌运营战略,一季度日化板块线上业务规模显著增长,京东平台旗舰店实现营业收入约685万元,同比增长24.2%;所属百花蜂业公司与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老字号”品牌附加值。深挖潜力,市供销总社资产经营业务保持增长,一季度完成资产经营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10%;所属海龙集团畅春园·畅饷里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揭牌启用,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集中化、便捷化的服务支持,进一步优化街区服务体验;全市首个公共就业示范服务基地落户于所属赛欧孵化中心,进一步丰富了园区孵化服务体系,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所属世欣东方集团围绕文创园区定位,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模式,使众多上下游企业汇聚形成产业集群,有力提升了行业影响力。同时,市供销总社还启动了新一轮资产租赁指导价调研,开展价格评估和区域内经营性网点评级,为下一步合理公允规划市供销总社经营性资产租赁价格奠定基础。

  统筹长远发展,持续提升市供销总社综合治理水平。按照中央、市委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市供销总社党委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有序开展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强化干部培训,举办市供销总社中层干部培训班。发布市供销总社2025年有效制度清单,开展合规管理体系优化提升工作,进一步强化内控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有序推进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重点时期督导检查和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市供销总社12345“接诉即办”1月至3月考评结果均为“优秀”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