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为5月1日至5月5日,共计5天。市交通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泽钧介绍,“五一”期间交通运行呈现“整体增长、热点集中、潮汐性强”的特点。假日期间,北京市域内所有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免费时段为5月1日0时起至5月5日24时止。

  “五一”期间,本市推出1900余场文旅活动。交通与文旅、交管、属地政府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制定了涵盖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共享单车等多领域的综合保障方案,推出地面公交景区接驳专线、地铁夜间延时、重点区域增加停车供给等多项举措,为游客出行提供贴心服务。

  “五一”假期期间,预计王府井、西单、南锣鼓巷、金鱼胡同、珠市口、动物园、巴沟等7个地铁站点将出现客流高峰。地铁2、3、6、8、10、15、17号线,将适时采取加开临客、延长运营时间等服务措施。公交系统将重点增加途经公园景区、热门商圈和群众性活动场所等周边的运力投放,加密发车间隔,根据客流变化采取调度措施,确保运力充足。

  在停车服务方面,针对市民出行意愿较高的62个郊野公园和热门景区,通过开放专用停车场、设置临时停放区、封闭部分道路空间供车辆停放,联合高德、百度导航平台共享一公里范围内可利用的停车资源,以及在周边空地和道路挖潜增设临时停车区域等方式,提供超过5万个停车位。

  “五一”假期对全市7个火车站和2个机场实行“一站一场一策”的个性化保障方案,建立多部门协同、多方式联动的立体化保障体系,实现抵离京旅客高效疏运。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大客流运输优势,坚持“组网延时”“按需延时”的工作原则,兼顾效率、效益和效果,针对性制定重点场站夜间延时措施。其中,地铁2、3、4、7、10、14、19号线和大兴机场线等8条线路将实施“组网运行”模式,延时运营期间各线路之间可实现换乘,方便远距离疏运。同时,充分利用握手机制,与重点站区、铁路、民航等部门密切共享客流数据,及时动态掌握夜间抵京客流预测,实现精准服务保障。各地铁车站加强与火车站、机场的服务衔接,全力保障夜间大客流优先通过地铁疏散。

  公交方面,增加备班运力,加强途经7大火车站的103条线路的运营组织,加大夜间公交发车频次,安排应急摆渡车;组织出租企业和网约车企业成立重点场站“保点”车队,强化出租车“圈车”、调度和网约车平台重点场站倾斜派单等手段。机场巴士提前筹措保障运力,并外协车辆作为补充,做好机场兜底运输保障。

  为满足广大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需求,目前,北京市域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实现了充电设施全覆盖,共设置充电桩481个、充电车位637个。其中,超充车位11个,换电站10座,充电车位占比24.7%。

  “五一”假期,车多,人多,交通部门将紧密结合季节、假日特点和安全生产规律,提前做好大客流、恶劣天气等应急保障准备,紧盯公交、地铁、“两客一危一重”等重点领域和车辆设备、道路桥梁、施工工地等重点点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强化车辆和设施设备安全检查维护,全力保障市民、游客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