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直播带货模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消费维权问题。近日,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中新经纬研究院、消费者网共同发布《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该领域问题主要集中在营销宣传、产品质量与销售违禁商品三个方面。其中,营销宣传问题以27.6%的比例位居首位,且连续三年呈现增长态势。
2024年直播带货消费维权新闻舆情数据显示,营销宣传、产品质量、销售违禁品、不文明带货、退换货、价格误导、诱导场外交易、发货这八大问题比较突出。紧随营销宣传问题之后,产品质量问题比例为18.4%,销售违禁品比例为16.3%,不文明带货、退换货问题、价格误导、诱导场外交易、发货问题的比例分别为12.7%、9.9%、9.1%、3.5%、2.4%。
通过细分问题可以发现,在营销宣传问题中,虚假广告宣传、误导性宣传、夸大产品功效这三方面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7.7%、27.6%、18.0%,需重点关注。在产品质量问题中,以次充好、质量抽检不合格、材质虚假标注这三方面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32.9%、21.0%、19.8%。
针对网络直播电商存在的问题,《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建议有关部门强化监管意识并提升监管效能,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并通过建立大数据监管机制,运用大数据、AI技术监测异常交易行为,提升监管执法精准性。
《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建议直播平台加强网络直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网络直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网络直播账号,依法依规采取警示提醒、责令限期改正、限制账号功能、暂停账号使用、永久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同时完善内部监管措施和自治规则,加强对入驻、商品抽检、营销推广、商品评价、违规管理、售后保障、纠纷解决等直播带货交易全流程的审核。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供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