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方便,文化资源多,重大活动多。这两年周末,我们经常在天津和河北‘度假’。”谈起退休生活,家住西城的周阿姨告诉记者,京津冀协同战略实施以来,她和很多老朋友都感觉到三地的联系越发紧密。近年来,三地文旅部门不断推动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向更高质量、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中国旅游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客流内循环占比已经超过55.32%,三地已互为重要且热门客源地。

  十一载耕耘,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三地共同成立京津冀文旅协同专题工作组,联合发布《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天津共识》《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动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今年春节期间,三地联合举办跨年迎春大联欢、欢享庙会、乐享冰雪、历史文化主题游等六大板块“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动”,首次联动举办群众跨年倒计时活动,联合录制春节联欢晚会,为广大群众奉上了丰富多样的春节文化大餐。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互相串门”已成常态。河北省推出旅游包车周末和节假日免费通行高速公路政策,2024年免费通行113.1万辆次,免收通行费1.71亿元,带动文旅综合消费超过500亿元;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区域性自驾服务标准《京津冀自驾驿站服务规范》,推出自驾驿站试点单位33家;开通13条京津冀旅游直通车、旅游环线列车线路。京蔚高速开通以来,蔚县累计接待游客人次及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5%、31.6%。

  近年来,三地共同推出百余条特色旅游线路,联合举办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十周年、京津冀携手粤港澳、“京张骑游大会”等营销活动。“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跨界联合宣传推广活动入选全国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

  在文旅产业协同方面,依托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展会平台,三地搭建协同发展展区,集中呈现三地文旅消费新场景;推进区域重大项目实施,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北京文旅资源交易平台促成381个项目达成投融资交易,金额约342亿元;举办第十七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推动邮轮旅游与三地文旅市场深度融合。

  未来,三地将深入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联合推出入境游旅游产品,共同开拓境外旅游市场;推动成立京津冀邮轮旅游联盟,共同拓展邮轮旅游市场;推动开通京津冀至粤港澳等旅游专列,联合推出京津冀研学旅游产品和线路;实施京津冀文化产业园区携行计划,举办文旅产业招商推介活动,推动一批新业态项目合作落地;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交流,赋能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联合举办京津冀长城主题非遗展、京津冀(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等活动;相互支持开展全国鼓王大会、全国街舞大会、京津冀主题艺术创作、非遗联展、雄安非遗大会等活动,让三地文旅活动好戏连台,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