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艺术”展现场 ■记者 马丹丹/摄
经过一年的筹备和策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古代中国艺术”展近日亮相,217件馆藏珍品首次露脸。该馆还与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等师生团队合作,探索文物数字模拟修复和展览沉浸交互体验,让观众在展厅体验“修复文物”的乐趣。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直持续、有序地开展收藏工作,目前累计各类藏品2万余件,藏品种类丰富,涉及古今、兼顾中西,囊括各个美术领域。此次长期陈列的推出,既是美术馆对经典馆藏的重要探索,也是对收藏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国家文化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新时代美术馆核心价值的展示。
本次亮相的展品分“器物”和“书画”两大类型,包含铜镜、画像砖、陶瓷、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书法等,亮出了该馆设立60余年来的馆藏“家底”。其中,明末清初画家朱耷所绘的《松鹤芝石图》、元代山水画大师张雨的《山水图》等110件古代绘画备受瞩目,是馆藏中的精品。此外,还有战国时期的桥钮羽翅花叶纹四山镜、汉代的车马过桥画像砖、唐代的彩绘文吏俑等,展品时代跨度约两千年。
该馆还创新展览形式,在本次展览中与央美数字媒体艺术研究、古代书画研究、美术考古研究及传统艺术修复相关课程的师生团队合作,打造数字文物展览。观众不仅能看到彩绘文吏俑重新焕发出色彩,还能亲手拼接文物——在屏幕中拖动局部文物,根据历史介绍将文物碎片复位,体验智能修复的乐趣。
馆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饱含历史记忆的古代文物、这段跨时空的艺术之旅,使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从古及今的社会风俗、道德信仰与思想情趣,并由衷地体会到中国人民崇尚礼仪、敬畏自然和文化自信的精神面貌。据了解,展览为常设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A展厅展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