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忍在工作中                                                          ■企业/供图

  独家供应全球首个185米钢混塔批量项目,高度实现新突破;首次成功将C85高强混凝土应用于风电项目,强度实现新突破;风电塔筒高强混凝土销量6.2万方,销量实现新突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武清站作为天津公司科技创新先锋的不懈奋斗。张忍是武清站站长、新材料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发生产带头人。如今,张忍已经在金隅工作了15年,从试验员、试验室主任、站长助理、副站长到站长,一步一个脚印,以创新为动力,助力天津金隅混凝土公司跑出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加速度”。

  向新而行

  天津金隅混凝土公司武清站作为金隅集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者,紧跟高端市场需求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开发新能源风电领域和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建设定制混凝土市场。

  在风电平价时代的浪潮下,轻量化、智能化的混塔以更薄、自重更轻、成本更低的优势,已经成为风电领域的发展主流。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高的风电混塔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荷载的增加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C70-C80高强混凝土正在成为风电混塔混凝土的主要产品。”张忍说。目前,塔筒有可靠使用寿命需保持在20年以上的高质量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攻坚克难、高效生产的按时履约能力。

  此前,金隅混凝土集团从未生产过C85预制风电塔筒混凝土,国内其他企业也少有涉足,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张忍带领技术创新团队经过200多次试验试配,通过控制水泥熟料碱硫比,成功研发高强高性能预制风电塔筒混凝土,成功应用于全球最高185米的秦皇岛抚宁100兆瓦风电批量项目,全套供应天津最高176米的钢混塔武清白古屯48兆瓦风电项目。此外,还独家供应沧州东光皓格新能源200兆瓦混塔、秦皇岛抚宁天润100兆瓦混塔、鄂尔多斯蒙泰铝业高负荷项目可再生能源替代试点项目,以及滨海小王庄、张家口猎风新能源等多个大型项目,产值达到4180万元,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带动了全局发展。

  在建设大数据中心的风口,天津金隅混凝土公司敏锐捕捉到新的混凝土产品创新方向。5年来,张忍带领团队为中国铁路主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中国联通数字科技产业园等项目累计供应地下管廊混凝土和防辐射混凝土30余万方,创造产值1.1亿元。

  向绿而行

  早在2012年,天津金隅混凝土公司建成天津市第一个全封闭绿色环保搅拌站——振兴站。张忍时任振兴站试验室主任,带领团队通过试验论证,首次将泥浆水回收利用于新拌混凝土生产中。

  张忍从生产系统精计量调整到细骨料投料速度分析,从观察操作员不良习惯入手,结合技术特长,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并在天津公司推广,实现混凝土浆水生产100%回收利用,产能由原来的每小时135立方米提高到196立方米,既降低了企业经营的环保风险,又实现了生产服务的精准保供。

  在天津金隅混凝土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天津金隅混凝土公司武清站连续3年被评为天津市绩效引领性企业,实现了重污染天气下的自主减排,也是截至目前武清区唯一获此政策支持的混凝土企业。此外,公司在10月份引进首批“三一”品牌新能源搅拌车,为推动天津混凝土行业绿色发展作出了贡献。

  向智而行

  早在2016年,天津金隅混凝土公司就借助工业互联网率先在武清站完成了无人值守磅房的应用,通过智能调度建立了混凝土共享平台,在“一机双控”和“一机多控”以及“远程工控”上通过总结记录“搅拌电流和混凝土坍落度”之间的关系,积极构建智能营运平台,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混凝土生产与物流的全过程,武清站连续3年实现生产零投诉。

  张忍将人才培养寓于工作之中,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两名高级工程师和10多名工程师。由于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成本管理方面的突出贡献,他先后获得“不发火混凝土”等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参与天津市团体标准编制1项,连续获得金隅集团“优秀金隅员工”等荣誉称号。

  在张忍的身上,映射着天津金隅混凝土公司干部职工的坚韧与执着。无论市场形势多么严峻,只要心中有目标,脚下就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