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榆河生态治理工程2标段施工现场                                     ■记者 刘偶/摄

  当大家还沉浸在春节假期中时,北京建工城乡集团清河水利集团的工友们已开始陆续返回温榆河生态治理工程2标段施工现场,加紧进行节后复工复产。2月8日,北京室外温度不足零下10摄氏度,现场100余名工友正在进行墩墙及翼墙脚手架的搭建、钢筋的绑扎等施工。

  据了解,温榆河生态治理工程2标段位于朝阳区与顺义区交界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辛堡闸拆除、河流险工段疏浚与护砌、堤防提升等,以及生态环境的绿化修复和生态景观建设。辛堡闸为温榆河蓄滞洪区关键节点,改建后辛堡闸将承担日常挡水及洪水调度功能,同时可将超标准洪水分至温榆河公园蓄滞洪区,有效减轻城市副中心防洪压力,确保温榆河防洪安全和公园蓄滞洪区运行调度安全。

  随着倒春寒天气到来,施工现场低温持续,10多座超大号暖棚格外显眼。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混凝土浇筑最怕低温环境,当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过大时,将导致混凝土开裂、产生牛毛纹等多种问题。为此,该超大号暖棚可为施工提供温度保障。“目前,施工现场已根据施工部位分区、分段搭建暖棚,混凝土浇筑根据施工进度分区进行,以单个墩墙及翼墙为单位进行保温养护,有效确保每个棚内温度均满足混凝土养护条件。”项目经理王高跃说道。

  走进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温榆河道上被新建围堰圈出一片宽约90米、长240余米、三面环水的梯形“盆地”。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正式施工前,对于温榆河导流方案,项目部组织多次专家论证和优化。“我们要新建一座总净宽84米、七孔露顶式弧形闸。按常规,施工导流一般采取左右岸分期施工,一侧施工完成后进行另一侧施工。为保证明年汛前具备通水条件,本工程采取难度最大的全断面导流。施工高峰期,现场人员将超200人,机械设备将达到100台次以上,基本达到常规投入量的2倍,可节约工期2个月有余。”项目负责人解释道。

  为确保地基稳定,项目部选定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作为地基处理方案。王高跃介绍,目前已插入1100余根直径60厘米、长8米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在工期方面也大幅优于后者。王高跃表示,预计本月底前完成墩墙及翼墙的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上下游联结段施工,以确保在汛期来临前完成辛堡闸主体结构的施工及金属结构的安装,从而具备精确控制泄洪和调度水资源的复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