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改造项目现场 ■企业/供图
1月16日,由北京建工六建集团施工的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改造项目正式交付使用。
该项目位于首都师范大学校园内,总建筑面积为1211平方米。项目团队历经5个月的时间,通过抗震加固、装修改造及全新打造室外景观,将原有的羽毛球馆改造为美术馆,重构学校内部空间。项目建成后,将用于展示首都师范大学收藏的名家精品画作、典藏艺术精品,传承校园文脉,为首都师范大学发展美育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开工伊始,项目团队在屋面拆除阶段就遇到了困难,当时,拱顶区屋面跨度大,弧形屋面高度最高达10.25米,宛如卢沟桥的拱洞一般,项目团队多次召开会议研讨羽毛球馆的原建筑屋面的拆除工作,最终,采用液压剪拆除屋面,为后续项目屋面拆除施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新做的900平方米钢结构屋面与原有混凝土结构精准对接,项目团队通过定制加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破局,成功啃下连接加固这块“硬骨头”,有效简化加固安装环节,实现大跨度组合钢梁构件焊接精准度100%,提升施工速度约20%。
而在金属复合屋面改造中,因其构造复杂,其施工过程精细且环环相扣,足足涵盖了十道不容有失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犹如精密仪器上的关键零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筑起这一屋面。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依循设计排版图,自西向东拼接,采用机械式咬口锁边工艺精准锁定安装位置,让屋面板严丝合缝,大幅提升其整体性和承载力,巧妙化解传统吊车分段式作业易出现的误差问题,提高施工效率约10%。
藏画室作为存放珍贵画作的重要场所,对于环境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而其防水性能以及恒温恒湿功能的实现尤为关键。项目团队选用高品质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按照严格的施工工艺标准,采用专业涂刷工具均匀且细致地在屋面进行涂刷,确保每一处都能被涂料充分覆盖。同时,精心挑选适配性极佳的两层3毫米厚的SBS防水卷材紧密铺贴在屋面之上,为屋面防水构造形成了一道严密的防水屏障,有效阻挡了外界的雨水、水汽等,确保藏画室内部始终处于干燥的环境,避免因水分渗入而对画作造成损害。
在恒温恒湿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该系统配备了高精度的温度、湿度感应模块,它们就如同敏锐的“触角”一般,时刻监测着藏画室内部的温度与湿度变化。一旦检测到实际数值偏离了预设的适宜范围,系统便会立即启动自动调节机制,精准地对温度及湿度进行实时调整,使室内始终维持在最适宜画作保存的恒温恒湿状态,为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提供了绝佳的保存环境。
为了实现校园建筑统一美,项目团队经过反复推敲,将外立面确定为仿红色黏土砖陶土和天然真石漆,局部用鱼肚白岩板点缀。团队充分考虑材料的耐用性和功能性,成功将“新地标”融入校园建筑,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