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工程建设现场 ■记者 董一鸣/摄
12月10日,位于通州区的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通顺路站施工现场,正式围挡搭建完毕,场地全部硬化;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工位待命。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现场机械轰鸣,高耸的成槽机铲斗缓缓深入地下,成槽作业正式展开。
M101线一期是一条直接服务城市副中心全域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线路全长约18.1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4座,其中换乘站6座;设富豪村停车场1座,北起商务园站,沿商通大道、潞苑五街、芙蓉东路、张凤路和张梁路敷设,终点为张家湾东站。其车辆制式为A型车,采用“3+3”灵活编组,线路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
通顺路站位于通顺路与滨榆东路交叉口西北侧,车站设有4个出入口、2个无障碍出入口、1个安全出口。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工程01标段项目经理刘旭云说:“我们组织专业团队进行项目筹备,包括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力量,调配施工设备,先后完成场地移交、施工围挡,以及管线探挖、园林伐移、临建安装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保障了通顺路站围护结构施工作业如期开展。”
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三级调研员聂桂平介绍,M101线一期是全市首条“轨道+土地”示范线,在14座车站中有11座实现了一体化建设。其集聚沿线周边土地资源,推进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功能、交通、景观、市政的一体化融合;土地收益反哺轨道建设,实现了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该线路连接了商务园、潞苑居住区、运河商务区、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市民文化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多个重要功能组团,对于优化城市副中心功能布局,促进职住平衡,带动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京投轨道二分公司工程十二部部长万小飞介绍,M101线一期工程结合北京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考虑未来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利用云技术、大数据等构建智慧轨道交通基础平台,实现车站建设、线路运行调度、车辆基地智能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平台管理,推进了线路互联互通等智慧化运营工作。在绿色文明施工方面,其通过开展设计管理协同、机械化施工、地下水处理、绿色建造、综合减震降噪、动火自动识别等智慧建设工作,提升了建造“含绿量”。此外,在车辆运行阶段,其依托智慧运营系统实现了车辆通行调度效率的安全高效。同时,该项目做好超前规划,在M101线建设中预留通道和接口,可实现未来区域内多条轨道线路之间的车辆调度互通,进一步提高现网运营能力。
目前,北京地铁6号线、7号线、八通线、亦庄线、17号线南段,以及市郊铁路副中心线等轨道交通线已相继汇聚城市副中心;M101线一期、6号线南延、京唐城际铁路北京段、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正在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一环六横四纵”格局加速形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