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门隧道实现双线贯通 ■记者 周宇杰/摄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日前,京蔚高速北京段(灵山互通—市界)关键控制性工程——小龙门隧道实现双线贯通。作为北京至河北省蔚县高等级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小龙门隧道的顺利贯通为今年底实现全线通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京蔚高速北京段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起点为西六环路军庄立交,终于市界与河北省张涿高速公路相接,全长约65.4公里,目前已开通56.9公里(西六环—灵山互通段),剩余8.5公里(灵山互通—市界段)将于今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全线设隧道16处/32座,隧道全长约34.7公里。小龙门隧道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境内,地处北京市西部山区,毗邻河北省涞水、涿鹿、怀来三县,全长约6.4公里;其中北京段长4.4公里,河北段长2公里,为跨京冀界特长隧道。
北京建工市政路桥总包部十一工区坚持“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监测、强通风、快封闭、紧衬砌”的施工理念,有效利用超前地质预报以及监控量测数据,及时、动态、准确掌握围岩变化和变形速率,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强化现场监督,确保了施工质量和生产安全。其经过1409天的攻坚克难,顺利实现小龙门隧道双线贯通目标。
“因处于百花山生态保护区内,受条件限制,项目部只能采用进口左右线单向掘进方式施工。项目部将开挖、出渣、支护、二衬各工序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各工序循环时间考核,加快施工进度。”北京市政路桥总包部项目经理葛晨雨说。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大胆创新,成立了攻坚工作室,研发了水封爆破技术。该技术提高了炮孔利用率,降低了粉尘率和有害气体浓度,减小了爆破振动对邻近隧道以及周边野生动物环境的影响,获得国际发明专利和北京市工法;提升了传统矿山法施工设备的机械化水平、自动化水平及其配套技术,推进了智能建造的发展;改进了隧道工程监测设施,给予隧道安全强有力的保障;完成研究课题1项,共计发表论文7篇,QC成果7项;荣获发明专利5项,北京市级工法2项。
京蔚高速公路北京段灵山互通—市界段全线预计今年底达到通车运营条件,随河北段同步开通。作为北京市重大交通项目,京蔚高速北京段将有效缓解北京西北、西南通道交通压力,全面强化快速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功能,为北京西部山区应急防灾提供重要通道保障,促进首都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形成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