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交集团向社会公示了29条公交线路的优化方案。北京交通部门、公交集团认真听取市民意见、建议,经综合分析研判,进一步完善了本次线网优化方案,包括暂缓调整804路、980路、942快线路,在酒仙桥、柳芳地区开通专23路、专26路等微循环线路,为公共交通出行提供基础保障。
记者了解到,此次方案公示期间,相关部门通过开展网上互动,接听热线电话,走上站台,走进社区等方式,广泛收集市民意见、建议,解答网民疑虑。结合市民服务热线、互联网平台等多渠道反映的意见、建议,交通部门、公交集团细化、优化方案,新方案自2024年10月19日起执行。
其中,804路原优化方案暂缓调整,根据后续地铁新线开通情况适时实施;将线路终点由大北窑南调至恒惠路,调整后首末站分别为杨洼、恒惠路,双向增设“恒惠路”站,开往杨洼方向增设“大北窑西”站,取消“大北窑南”站。980路以及配合980路调整的942快等线路暂缓调整,根据地铁新线开通情况适时实施。
公交集团在柳芳地区开通微循环线路专26路(东直门枢纽站一地铁柳芳站),服务柳芳南里、柳芳北里等小区,连接应急总医院、东方银座购物中心等热点出行场所,可接驳地铁2号线、13号线。在酒仙桥地区开通微循环线路专23路(酒仙桥公交场站一万红西街),服务大山子南里、大山子西里等小区,连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颐堤港购物中心等热点出行场所,可接驳地铁14号线。
322路、667路、918路等多条替代线路通过加车、增发车次、安排备车等措施缩短运营间隔,提高线路服务水平。与本次调整方案关联的沿线地铁,通过加强客运组织,加大运力投放,做好运输服务。此外,根据逐线摸排共享单车骑行需求,公交集团加大公交站点周边的共享单车运维,调整恒惠路、大北窑西、郎家园等站点周边的电子围栏和停放点位设置,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保障。
据了解,今年以来,北京已对94条公交线路实施优化调整,增加公交线网覆盖达30.8公里,改善了84个居民小区的出行条件。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线路调整更加注重发挥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两网融合的组合优势,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打造公交地铁“一张网”,提高大客流通勤走廊的整体出行效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