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纷纷在社史馆盖章打卡                                            ■企业/供图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的30余位青年学子走进北京出版集团,通过参观探访、座谈交流,直观感受新时代文学出版高质量发展新成果、新气象,以及融合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出版与阅读的生动案例,开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园区行和“首都国企开放日”系列活动。

        活动中,青年学子们首先探访了北京出版集团社史馆,重点了解了北京出版集团自1948年筹建以来的主要发展历程;历年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的代表性作品;在主业发展、品牌打造、数字赋能、对外交流、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教育、少儿、科学普及、美术摄影、旅游及大众生活、期刊出版等各生产板块近年推出的重点产品,以及社史馆特设的喜迎国庆精品图书展。

        在互动交流环节,来自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文津出版社的青年编辑带来精彩分享,并为同学们推荐好书。文津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忠波以“编辑的一天”为题,向同学们介绍了从事出版工作平凡而精彩的日常。他说:“编辑工作需要很强的创造力,学识、胆识、判断力、行动力一样都不能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主任李婧婧围绕“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向同学们分享了《流俗地》《远海》《久别重逢》《白露春分》《浮梁店:湘水流沙》等优质文学作品,她说:“阅读可以铺陈我们的视野,丰富并拓展我们的人生。”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才能从事文学出版工作?需要哪些技能?”等问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北京学者”、北京市“金牌阅读推广人”韩敬群坦言,一个好编辑既要具备对出版工作的全流程把控能力,又要具备对时代和生活的洞察力、辨析力,还要学会文本细读,要能与作者同行共进,要能坚持终身学习。“做成任何事业,都离不开‘爱干、肯干、能干’这个简单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都能有所收获。”韩敬群说。

        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博士生刘明坦言,通过此次参观交流,对编辑出版实践有了更具体地了解,未来也将围绕“数字时代的出版高质量发展”“出版走出去”等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来自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葛晨妍说,自己从初中时就是“十月”的忠实读者,印象最深刻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此次亲身走进“十月”很受感动。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的蔡亚亨、毛展宽、李佼阳等同学表示,一部部文学佳作以及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历史文化的图书和文创产品令人印象深刻,从中感受到首都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作者、编辑为之付出的智慧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