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一局自主研发的CCM预制混凝土结构箱式模块体系 ■记者 周宇杰/摄
“搭积木”动手体验装配式建筑的拼装过程、VR全景游览门头沟斋堂镇沿河口重建新村、观看双奥场馆“冰水转换”全过程……本次服贸会,中建一局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主力军,以“以人为本、科技焕新”理念,打造充分运用5G、VR、智慧建造等各类硬核科技的多个精彩互动展项,让观众在观展中尽情体验建筑“黑科技”带来的沉浸式快感。
在VR展示板块,中建一局现场展示门头沟斋堂镇沿河口重建新村VR数字图。明长城烽火台山脚下,一片整齐的二层小楼,是去年北京“23·7”特大暴雨灾害后,门头沟斋堂镇沿河口村村民的新家。中建一局全方位提供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一体化服务,设计团队以数字虚拟技术,最大限度地还原重建沿河口村的乡村美景、文化古迹、建造历程,描绘“核桃树下看星星,石头村里观山景”的美好生活场景,为观众提供全视角、沉浸式的乡村游览体验,打开乡村振兴的新视界。
想知道装配式建筑是如何拼装的?中建一局展台工作人员带参观者体验了建筑师的乐趣。展会现场布置的一栋栋户型各异、拼装出来的农宅样板,其原型是门头沟斋堂镇沿河口村灾后重建项目。中建一局自主研发“全装配式箱体结构体系”,在房子制造工厂把梁、墙板、楼板、楼梯等“零部件”生产好,再运送到工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拼装”,实现了60天建成一个村,建成像城里一样“绿色低碳高性能”的好房子。
未来的建筑会是什么样子?建筑和人会建立起哪些新的关联?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建筑业正向智能建造加速转型。中建一局通过“5G大屏”展示了中建拥有的首家自主知识产权智慧工地系统。装上了“智慧大脑”建筑不仅能“耳聪目明”,还能结合先进算法做到“察言观色”,让施工现场长出“眼、耳、鼻”,“看”得见违章、“听”得见噪音、“嗅”得着隐患,让工地建设更加智慧和安全。
作为世界上唯一同时具备冰上和水上运动服务能力的“双奥场馆”,如何实现冰水转换?如何在同一场馆施行分区域温度湿度控制?中建一局携“冰立方”互动体验沙盘亮相服贸会现场,带观众探索“冰水转换”的奥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