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区 ■记者 郭雨/摄
9月11日,记者从202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9月12日至9月16日期间,2024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以“科技赋能新文旅,创意引领新生活”为主题,共有832家企业参展,着重展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新场景,彰显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相生的独特魅力,全面展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最新成就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4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作为市级牵头单位,市文物局、市广电局及17个市区相关单位共同主办,歌华传媒集团具体承办。展区面积约11700平方米,包括9号馆、10号馆、1号馆文旅展区和部分室外展区。
新场景、新应用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34.8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25.2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70%。北京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催生了丰富场景和多元应用。
在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成就展区,市委宣传部联合黑弓精心打造“最美长城”展项,采用4K无人机实景取材,结合数字电影级特效技术和数块巨幅高清屏,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场景;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当前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AIGC 最新应用场景——快手的“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AI 生成影片”、咪咕的“AI 一语成歌”、百度的“千帆大模型”、小哆的“睿问大模型”,在文化科技会客厅与观众见面;“凝时聚珍”水法钟沉浸式数字文物展示装置,复刻了故宫博物院和英国科学博物馆共同举办特展中对于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的数字化演绎,给观众带来和伦敦展览现场相同的数字艺术组品;中国电影博物馆携手通用英斯泰克科技公司打造“XR虚拟影像馆”,依托摄像机追踪与实时图像渲染技术实现实拍画面与虚拟场景无缝对接,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光影艺术的无限可能。
新活力、新光彩 历史文化遗产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日前,“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纷纷亮相本届文旅服务专题,中轴线、长城、大运河等成为重要展示内容。
“中轴展位将集中展示中轴线的历史地位、文化内涵和申遗历程,相关展项与特色活动共10余项。从鲸世科技的‘京城之脊,巍峨中轴’,到歌华传媒集团的‘数游中轴线·京师万象图’,再到新壹科技的‘VR座舱穿越北京中轴线’等,众多互动展项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中轴线之美。”据歌华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随着中国传统建筑火爆出圈,观众还可以在文旅服务专题欣赏到与传统建筑相关的众多数字化展项。例如,鲸世科技以中轴线建筑元素为基础,以古建筑屋檐上的“五脊六兽”为设计蓝本进行二次创作,打造鲸世·如梦系列《守护神》沉浸式互动体验数字IP;“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国藻井数字艺学展,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现中国古建筑中藻井的千变万化,带给观众更好的美学体验。同时,北京地区46家重点文博单位和优质文化企业的1200余件文创产品、市属11家公园和园博馆的400余件文创产品等,也将为观众提供丰富文化体验。
新精品、新业态 优质文化供给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北京坚持首善标准,坚持以人民为创作导向,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台《北京市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关于推进新时代首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提升优质文化供给。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产业在内容创作生产领域的营业收入达3489.5亿元,同比增长24.6%。
本届文旅服务专题以集中展示北京生产的精品文艺佳作为主。观众可以通过京东方75寸8K屏,观看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托斯卡》、北京人艺的话剧《茶馆》等8K高清视频;还可以现场欣赏北京京剧院的“大戏看北京”剧目新编京剧《齐白石》片段展示和京剧普及体验活动,近距离观摩剧中道具、戏服和京剧传统剧装等,深度感受演艺之都的蓬勃活力。
“北京在文化品牌活动打造、文化新业态培育方面的最新成果,也在本届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比如即将在园博园亮相的‘京彩灯会’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在文旅服务专题微缩展示九大主题区创意彩灯,使观众先睹为快。”据歌华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会通过精彩纷呈的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活动,让观众感受丝路文化魅力,搭建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促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