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成员组成青年突击队,展现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企业/供图

        俗话说“药材可辨,药粉难辨”。粉碎是中药材变成半成品药粉的最后一道工序,后面紧接着的就是制作各种剂型中成药的诸多环节。“要把神仙难辨的活儿,变成值得信赖的活儿,必须恪守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前处理分厂粉碎班班长张顺利说。在北京市总工会公布的2024年首都劳动奖状、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评选名单中,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前处理分厂粉碎班组荣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

        这个班组共有6人,平均年龄29岁,始终坚持以“保安全 守质量 提产能”为宗旨,确保各类药品药粉的生产,并以每年10%的比例提高产量,竭尽全力为药品生产提供保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守护人民健康。

        “那会儿,就我还算熟悉设备和生产过程,其他同志都是20多岁、30岁出头的年轻人、新手。”回忆起2012年粉碎班组刚成立时的情景,张顺利感慨万千。如何让每一位班组成员快速熟悉业务、进入角色,是他最关心的事儿。“担心归担心,但厂里从上到下,对他们还是抱有很大信心的。这个新组建的团队中,有很多位是退伍军人。优良的作风、没二话的执行力为团队业务能力的精进提供了有力加持。”张顺利说。

        “每个中成药企业对各个生产环节都有着自己的标准,比如‘人参去芦’就是同仁堂自己的标准。”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同仁堂从原材料进货开始就严格把关,中药材炮制有着严格独特的方法,到了粉碎工序也是如此,要严格检验粘性、糖性、纤维性,而且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都要进行过程管控,避免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可以说,每一次生产都是对制药古训的再温习。”

        粉碎班组对安全生产要求非常严格,从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职业卫生体检及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才可上岗。“我们每天都坚持开晨会,加强安全教育,同时,结合生产品种的特点,生产前强调工艺重点,使每位班组成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我要安全’提升到了‘我会安全’,做到‘看见隐患就上报,听到异响就停机’,有效提升班组整体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的能力,筑牢安全防线。”张顺利说。

        在粉碎机下料口加装振动器,提升生产速度;采用气流风选筛分角质类品种,产能提高一倍;将粉碎机组铺料盘改造增加容积,减少物料损耗……班组成员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好点子层出不穷。“确保同仁堂的高品质,除了对质量理念的坚守,还有对生产工艺优化的不懈追求。和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生产设备并不是安装好了就老老实实地按照说明书操作使用就行了。”张顺利说,人要成长,设备也要改造更新,才能不断满足逐渐提高的生产需求和生产标准。

        “别看我们是一个小小的班组,全公司的中药材粉碎任务几乎都在我们这里。一定要干好,千万不能给同仁堂丢人,不能给我们的军人出身丢人。当时,我们几个骨干成员都是这么想的。”张顺利说,“大家都把自己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倾囊相赠,分享给队友。”

        2020年,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紫雪散、苏合香丸等一系列药品被列入国家和北京市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时疫清瘟丸这样的睡眠品种也被紧急“唤醒”,投入生产。疫情期间,粉碎班组成立了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累计完成紫雪散、时疫清瘟丸等疫情用药半成品药粉10万余公斤。他们时刻牢记守护人民健康、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在奋斗中彰显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