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资源公司怀柔区建筑垃圾处置基地生产忙          ■记者 周宇杰/摄

        怀柔区雁栖湖工业开发区内,一块1500平方米的空地上,摆着两台造型如同章鱼触手般的放射状淡绿色钢铁支架。在支架末端,被粉碎成粉状、粒状、块状的大小各异的建筑垃圾碎块裹挟着水雾砸在地上,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

        这里便是由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建设运营的怀柔区模块化建筑垃圾处置基地。基地内两条可移动式模块化简易线年处置能力达50万吨,与怀柔城区西南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置基地,共同保障怀柔区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到95%以上。目前,两个基地共有3条可移动式模块化简易线和1条半固定式模块化综合处置线,年处置能力达120万吨。

        2018年,建工资源公司为怀柔区建设了第一条半固定式模块化综合处置线,年处置能力达到70万吨,拥有处置量大、环保标准高和“不挑食”的亮点,通过自主研发的专利分选设备,拥有精确的除杂能力,杂质含量能够控制在3‰以下,远低于1%的国家标准。但随着怀柔区建筑垃圾处置量增加,一条线已经无法满足区域发展需要。

        2019年至今,企业先后为怀柔区建设了三条建筑垃圾可移动式模块化简易线,这也是建工资源公司研发的最新建筑垃圾处置模式。

        “所谓模块化就是将原来处置线的工艺和设备进行小型化、轻量简洁化、紧凑化改造,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场地、处置量、处置复杂程度,采取添加或减少相应模块化来实施靶向处置。”建工资源公司副总经理李烁说。

        可移动式模块化简易线最大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装配灵活、场地适应性强,可根据场地条件进行直线型、“L”字型、“Z”字型、“C”字型等多种变形。

        同时,所有的功能模块的电控系统都是通过一个个名为航空插头的快速连接装置与现场的控制模块连接,模块运抵现场后只需要将每个模块上自带的线路连接到这个航空插头上即可投入使用,拆除时只需要拔开插头,模块即可装车运走。

        同时,整套模块处置线不需要落地生根,通过特制的雪橇式支架根据场地平整度的调节角度后,单摆浮搁在地面上即可实现稳固的受力结构。模块化处置线从上料口开始,所有的垃圾处置过程都实现了全封闭,过程中降低了噪音、抑制了粉尘,同时处置线可以同时生产三种粒径的再生材料,而每个出料口都自带喷淋装置,处置后的建筑垃圾碎块伴着喷淋的水雾一同坠落到地面上,做到了无扬尘的环保操作。模块化处置线的运输也做到标准化,如每个模块在平板运输车上的摆放位置标准化、还设计了专用装车附架稳定设备的同时,增加车辆装载其他小型零件的数量,进而增加单车运输能力。

        “目前,我们在国内已投用了12条可移动式模块化建筑垃圾简易线,可以实现7到10天安装投产,远远快于半固定式模块化综合处置线4个月的建设周期。”李烁说。

        前不久,建工资源公司的《建筑垃圾模块化处理工艺及设备研究》科技成果通过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模块化设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资源公司继“建筑垃圾原位处置成套工艺研究及应用”后又一项具有国际水平的建筑垃圾处置技术。

        建筑垃圾处置只是建工资源公司全产业链中的过程环节。怀柔的两个基地使用了一套公司自行开发的信息化监管计量系统,让建筑垃圾从运输开始便可控安全。每辆进入处置基地的垃圾运输车,都会经过建工资源公司一套信息登记系统识别,每车来了多少料?从哪里来?信息与图像全部通过扫描和登记上传到企业的云端信息平台上,与项目运营数据相结合,形成城市建筑垃圾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库。每辆离开的车也要进行称重和检测,确保怀柔区产生的每一车建筑垃圾都能平安抵达处置线。同时,这套系统与怀柔区的政务系统联通,政府部门负责人可以实时看到每一辆车的运行轨迹,实现建筑垃圾从源头运输、现场处置、再生材料应用的信息全过程管控。

        经建工资源公司处置后的材料变成再生砖、净水滤料、道路基层料、园林造景等数十种再生材料,回用到城市建设中,累计超过400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