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逢下雨,心里总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尤其是夏天的雷阵雨,一阵狂风卷来一片乌云,“隆隆隆”一阵雷声滚过,“刷刷刷”几道闪电划过,那雨点就噼里啪啦地砸下来了,整个世界都成了雨的舞台。不一会儿,云过雨过,天空放晴,我们便又为天边出现的“虹桥”欢呼雀跃,憧憬神往。

    如果从听觉上来论,夏天的雷阵雨听起来就像一场激战,而春雨则不同,又是另一番情调。杜甫《春夜喜雨》中写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潜”,一个“细”,写出了春雨轻柔无声的特点。但春雨虽细柔,也并不是无声的,如果你在春天的雨夜里静卧倾听,你仍能听到春雨那轻柔的足音,就像母亲轻轻抚拍孩子入睡的手。

    如果夏天的雨是性情豪爽的壮汉,那么春雨就是温柔恬静的小姑娘;如果夏天的雨是剑拔弩张的对垒,那么春雨就是柔曼缠绵的情话,谚云“春雨贵如油”,春雨滋润万物,给人带来的多是欣喜。春雨、夏雨而外,就是秋雨了。古代诗歌中,秋雨总是被赋予一种凄冷愁人的意象。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寥寥数语,寄托了李清照多少离人思,家国恨?

    “梧桐叶,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离别情,相思苦,就像那连绵的秋雨,剪不断,理还乱。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如李清照所言,“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他秋夜屋破遭雨的苦况:“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每次吟起这首诗,我便会油然想起小时候的一次经历。那一年我刚记事,中国有一座城市一夜之间被强地震夷为平地。大震之后,余震仍不间断,我们这儿也受到了地震的影响。那一段日子,村村防震,家家户户搭防震棚。夜里不敢回屋,阖家大小七八口就挤在窄小的防震棚里睡。一天夜里,睡梦中听到外面下起雨来。刚开始,听着雨打在防震棚顶的塑料布上那一声声脆响,还觉得蛮有趣好玩的。可后来雨越下越大,好像没有停的意思。渐渐地,防震棚开始漏雨了,滴滴答答地打在我们的头脸、被子上,就像一个小品中说的:“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那一夜在雨声中,在防震棚漏雨的濡湿里,我彻夜未眠,所以至今仍记忆犹新。

    人生多风雨,人生也有许多听雨的经历,但不同年龄、不同境遇下,听雨的心情也自然有别。“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少年的风情浪漫,中年的壮志未酬,老年的垂暮无奈,尽在不言中。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冷雨声中交织着故乡愁,离人思,流年恨。

    我喜欢听雨。雨声中,我会想起许多少年情事,温馨的回忆中掺杂着几许失意与怅然。

    我喜欢听雨。雨声中,细细咀嚼着零落的往事,心会在失意中超然!

 (作者单位:城建亚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