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与家属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合影留念                     ■记者 周宇杰/摄

        4月10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迎来建设者及家属开放日。面对这座在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上屡创佳绩的冬奥竞赛场馆,大家难掩激动之情,他们曾见证“冰丝带”从图纸变为现实,也曾亲身见证中国冬奥健儿力夺金牌时“冰丝带”变换“金丝带”的璀璨瞬间。

        对建设者们来说,“冰丝带”作为冰上竞赛场馆堪称卓越,2022年冬奥会上,场馆比赛中共刷新1次世界记录、10次奥运纪录,让“最快的冰”实至名归。

        重回“冰丝带”,让北京城建集团国家速滑馆项目部项目经理李少华感慨万千:“经历过千难万难,有过挠头的时候,但是也见证了记录的诞生,现在觉得一切都值得。”“冰丝带”的建设,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正是建设者们智慧与汗水的凝聚,才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国家速滑馆建设,让美轮美奂的“冰丝带”呈现在世人面前。

        “成功举办冬奥会后回到这里,想起以前图纸上的场馆变成完美现实,我们非常激动自豪。”同样怀着自豪之感回到“冰丝带”的还有北京建院第二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国家速滑馆项目经理赵卫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双奥”设计院,完成了多个奥运场馆设计工作。其中国家速滑馆硬件世界一流,制冰技术世界领先,场馆建筑设计突出科技、绿色、智慧、节俭特色。

        “冰丝带”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对这片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最为熟悉。建设者回访日,他特意带上冰鞋,在曾为之倾注心血的冰面上轻快滑行。“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以前没人做到的,我们做到了。”正是这块冰面上诞生的记录刷新了冬奥历史,开创了新的辉煌。

        “汇各界之智,集各方之力。”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表示,众多冬奥建设者重新回到“冰丝带”让他激动万分。4月8日,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获颁“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后,最先想到的就是将这份荣誉与广大建设者、场馆运行团队人员和家属分享。

        据了解,已经圆满完成冬奥工作的国家速滑馆将逐步打开大门向社会开放,为群众健身提供场地设施;开展多种经营项目,开拓多种经营方式,为场馆赛后运营提供先进经验。“冰丝带”将打造成为集合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冰雪运动中心,更好地满足群众参与不同冰上运动的需求,努力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和展示中国冰雪运动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