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关村商圈的中关村大街1号海龙大厦,曾经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IT产品集散中心,伴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改革发展的春风,海龙人意气风发,做足了转型升级的大文章,曾经人声鼎沸的海龙大厦已华丽变身为“中关村智能硬件创新中心”,焕发新的生机。

    1995年12月18日,海淀区供销社出资的北京市海龙商贸集团成立。这是海淀区供销社历史上重大的组织变革,海龙人发出了“商海蛟龙勇搏惊涛,二次创业再现辉煌”的雄伟誓言。1997年,海龙集团启动了改革转制、创立合资连锁、建造海龙大厦“三大战役”。

    海龙大厦是“十年磨一剑”的项目,1988年老一代供销社人就开始计划,经过反复讨论,1995年作为“9950工程”(1999年向新中国建国50周年献礼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9月20日竣工。1999年12月18日海龙电子城开业。海龙大厦一到六层为电子卖场,起名“海龙电子城”,七层以上为写字楼。“海龙电子城”是继硅谷电脑城、太平洋电子世界之后,中关村第三家大型电子卖场。

    从传统供销社到跻身电子信息产业,海龙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首先,新人做新事。海龙大厦运行后立刻设立新公司——海龙高科物业管理公司,招聘专业人才,建立新的机制。并且高起点与香港梁振英测量师行达成合作。海龙人学习掌握了物业管理本领。第二,学习新产业。以电脑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对海龙人是全新的领域,从最初的键盘打字和电脑装机的元器件,海龙人一点一点去学,边学边干。第三,打造影响力。海龙电子城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与深圳赛格(1988年设立)齐名,被业内称为“南有赛格,北有海龙”。

    从1999年到2006年,海龙电子城7年接待顾客超过7000万人次。它曾以中关村电子卖场总面积10%的经营面积,取得了中关村电子卖场25%的市场份额。“全国独立电脑城10强”“中国独立电脑城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脑城品牌”……中关村大街1号的海龙大厦,曾是中关村一个时代的标志。

    从1999年到2008年,海龙经历了中关村电子卖场最红火的十年黄金岁月。随着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向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转型升级,加上电商对实体电子卖场的冲击,电子卖场退出中关村已成定局。2009年起海龙集团开始酝酿转型升级,逐步缩小卖场面积,扩大写字楼的招商范围。这一年,海龙大厦所在的中关村西区开始加快推进业态调整,驱动创新要素聚集。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政治局同志到中关村集体学习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关村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明确了新时期首都建设“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作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

    供销社是随着党中央、毛主席“进京赶考”而诞生的,具有“红色背篓”精神传承。党建引领、攻坚克难,是供销社的精髓和基因。海龙人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在“疏整促”中,海龙集团成立党员攻坚小组,他们中敢于担当,想在前、干在先。党员的行动,带动了团队的干劲,员工们主动加班加点为商户办理退租手续,积极为商户在其他卖场联系店面,解决商户后顾之忧。海龙人的真心换来了商户的理解,海龙大厦实现了平稳疏解。

    2016年7月,经营近20年的海龙电子城正式关闭,海龙大厦从原来的IT卖场,转型升级成为国家“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海龙的服务对象也从全国各地的电子产品客户,转变为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海龙人开启新的创业和提升。

    与海龙大厦转型升级同步,2013年12月,原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世欣宇成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供销社海淀投资管理中心联合重组。截至2021年6月,海龙集团在管房屋资产106处,资产总量48.2万平方米,分布在海淀、朝阳、西城、石景山、丰台。

    集团网点资产承载新兴商业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和发展方向,注重差异化经营,加快提升改造。一是深耕核心资产,深化平台服务内涵。海龙集团资产租赁尝试多种途径、多种模式提升资产新租率、续租率,2020年实现稳定续租面积17962平方米,新签面积14184平方米,新签合同年金额3004万元,引入北京知名企业客户。二是租赁新模式应对疫情与经济下行冲击。依托海龙资产板块的平台资源及团队优势,海龙集团推出“1+N”经营布局,“1”即传统租赁板块,“N”即挖掘写字楼及网点深度运营潜力,打破传统“收租”形式,在满足客户对资产商务租赁需求的基础上,匹配战略合作、政策咨询、收益分成等各种定制服务。三是寻找突破口,全力拓展新业务。按照供销社回归主责主业的战略发展要求,海龙集团加快业务转型,促进资产经营服务升级,成立新业务项目组,以整合自身租赁服务、物业服务、市场营销服务、智能众创平台服务等为基础,探索发展线上便民服务,建立“企业服务+资源对接+便民电商”的“In”海龙企业服务平台,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实现线下业务向线上转型拓展的战略发展目标。四是党建引领,将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作为属地海淀街道党建协调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与街道共同建立智能党建工作服务站“红帆书屋”。建立“请进来走出去”工作机制,邀请专家教授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不同主题组织系列培训教育。建立集团党委党建公众号,打造“指尖上的党建”,做到积极发声、正面引导。

    昔日熙熙攘攘、整日喧哗的中关村一号,如今回归平静外表下的高能量聚集和更高质量发展;昔日百姓离不了的“背篓货站”、“流动柜台”,历经70年变迁、发展之后,又以更具亲和力的面孔回归百姓的身边——近年来设立便民网点44处,服务覆盖近10万城乡居民,制订《便民服务网点星级评选工作方案》,着力从惠民为民角度强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为区域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努力。

    海龙集团将践行供销社“背篓精神”,继续深化经营服务,努力提质增效,坚持高质量发展,勠力同心,团结一致,完善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强化担当意识,提升干事本领,为擦亮供销社金字招牌、建设新型城市供销社贡献海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