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设项目施工现场                                 ■记者 董一鸣/摄

  对北京建工集团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设项目机电经理龙斌钰来说,项目中被称为“技艺之冠”的1950座大型综合剧场于6月30日实现全面封围,这意味着内部机电管线和设备设施安装工作将全面展开。

  远远望去,“技艺之冠”那充满现代感的肌理正逐渐成型,宛如初具格局的艺术宝箱,静待未来观众启封。中国杂技艺术中心主要由三个区域组成,A区为1950座大型综合剧场,B区和C区含800座剧场、300座多功能合成小剧场、合成排演厅以及舞美制作中心。其中,A区结构造型独特,如同一个精雕细刻的皇冠,也让项目整体设计理念定位为“技艺之冠”。

  北京建工集团中国杂技艺术中心项目技术负责人宋朋表示:“我们赶在雨季来临前完成了外幕墙基底的安装工作,这样内部的室内装修、机电管线以及设备设施便可以全面启动。”

  在龙斌钰看来,项目机电安装工作最重要的便是降噪。剧场等关键区域的隔音降噪标准高,35分贝的要求甚至可以满足夜间人类入睡。龙斌钰称:“施工中我们不仅要对机电管线的支吊架进行隔振处理,还要通过包裹隔音棉等工艺对于噪音敏感区域内的管道进行特殊处理。”

  龙斌钰所提及的工艺中,有一种名为“阻性式消音器”的产品,这种产品在项目风机设备的进出口段风管等关键点位安装了400余个,其工作原理便是将原本宽大的通风管分成多个区域,在满足通风量的前提下,多仓设置能够降低风噪的产生。

  除了对机电管线进行处理,技术团队还在设备机房等噪音集中产生的区域设置了浮筑楼板,这种楼板如同“悬浮”在结构楼板上部,由玻璃棉、钢板、防水、混凝土面层组合的大约20公分厚的4层结构组成并铺装在结构楼板上,设备基础仅与浮筑楼板相连,避免了设备与结构楼板相连所带来的振动侵扰。

  相较于内部隔音降噪的繁琐工艺,外幕墙的安装工作也蓄势待发。北京建工集团中国杂技艺术中心项目幕墙副经理张泽宁介绍,外幕墙采用高强度UHPC混凝土装饰板,材料中掺入了玻璃耐碱纤维,不仅能够提升幕墙的整体强度,同时其柔性较好的特点更适合中国杂技艺术中心的异形曲面造型,“幕墙UHPC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大约25毫米,我们制作了专用喷枪,分3层进行均匀喷涂,有点类似于3D打印的工作原理,喷涂完成后再进行二次打磨光滑,实现更好的外立面造型效果。”张泽宁说道。

  下一步,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将全面推进机电管线和装饰装修工作,确保于今年底项目外檐全面亮相,预计2027年完成工程交付。

  另据了解,北京演艺集团的另外一座在施剧场——京南艺术中心项目同样由北京建工集团负责施工。该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新媒体基地,总建筑面积约3.65万平方米。项目为北京市“3个100”市重点工程,定位为“城市艺术会客厅”,融合现代美学与艺术气质,设置中小型剧场、展演与展示空间等功能。项目计划于2027年竣工,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文化服务水平,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成为引领南部城区文化建设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