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学生宿舍项目现场                              ■记者 刘偶/摄

   “这个项目不仅是对钢结构建筑技术的一次突破,也是对现代大学生宿舍标准的一次重新定义。”项目总工肖琦表示。近日,由住总集团工程总承包部承建的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学生宿舍项目顺利通过五方验收。该项目作为北京市高等院校首个高层钢结构宿舍,从设计到施工,处处体现着“高标准、高质量、高舒适度”的理念。

  4.2米室内净高提升空间感

  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学生宿舍位于昌平区府学路27号,宿舍地上12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该项目地上采用钢框架结构+钢筋桁架楼承板+AAC板维护结构体系,总用钢量约5000吨。可提供651间标准宿舍和8间无障碍宿舍,容纳2620名学生。

  走进这栋高层钢结构宿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开阔”。首层4.2米及二层以上3.6米的室内层高,远超普通住宅2.8米的层高标准,让人仿佛置身于“空中豪宅”。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空间感,还为学生居住后提供了更多的改造可能性。

  肖琦介绍,3.6米和4.2米的净高并非随意设定,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结果。“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在于跨度大、自重轻、抗震性能优,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实现更高的空间利用率。超高的室内净高不仅让房间更通透,还能满足未来可能的个性化需求。”肖琦说。

  为了提升宿舍通风和采光效果,本项目全部采用通体落地窗户。全部窗户采用三玻两腔双层镀银Low-e玻璃,室内不仅冬暖夏凉,还能有效隔绝噪音,为学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套热水系统稳定节能

  在环保和节能方面,这座宿舍同样走在前列。空气源热泵、电辅热和太阳能,这三套热水系统能确保每位学生每天都能享受到40升的生活热水供应。

  “我们希望通过多能源互补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机电经理张景涛解释道,“空气源热泵在春秋季效率最高,太阳能则在夏季表现优异,电辅热则作为冬季的补充。三套系统协同工作,既能保证热水供应稳定,又能减少碳排放。”

  为了验证系统的可靠性,项目团队在施工阶段进行了多次模拟测试。一次测试中,太阳能系统因天气原因暂时失效,但空气源热泵和电辅热系统迅速补位,确保了热水的持续供应。这种“无缝衔接”的设计,让居住者无需担心任何突发情况。此外,宿舍还配备了储热水箱和供热水箱,满足高峰时段的用水需求。

  作为高标准建造的宿舍,该项目不仅在供热设备上采用了先进技术,还在管线建材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项目部选用了PSP钢塑复合压力给水管和FRPP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排水管等高品质材料,确保系统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据张景涛介绍,宿舍卫浴系统的管材均采用行业内主流产品,其中,FRPP排水管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抗压性能。

  高标准建造打造“钢铁脊梁”

  作为北京首个高层钢结构宿舍,项目的钢结构用量达到5000吨。如此庞大的钢结构体系,不仅要求材料质量过硬,也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极高要求。

  钢结构的核心工艺在于焊接。每道焊缝均需经过100%探伤自检及第三方抽查检测,确保质量100%合格。该项目结构工程荣获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优质工程奖项等多项荣誉。精益求精的施工理念不仅体现在焊接工艺上,也贯穿于整个项目的装配过程。此次施工中,项目部采用AAC外墙不仅提升了建筑的整体性能,还因其75%以上的高装配率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肖琦介绍,AAC板材,又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是以石英砂、石灰、水泥、石膏和铝粉为原料,经高温高压蒸压养护制成轻质多孔的建筑材料。“常规双层AAC外墙板的窗洞最大宽度为2.4米,而本项目需在AAC外墙板上开设宽度为5至6米的超大窗户。为此,我们采用镀锌空心方钢作为AAC外墙板与窗洞节点和窗洞的支撑龙骨,构建形成高强度支撑AAC外墙板窗洞的龙骨架以及AAC外墙板与窗洞节点的龙骨架,能够解决框架建筑双层AAC外墙板上开设超宽窗洞的问题。同时,通过在镀锌空心方钢内填充保温材料,彻底阻断了AAC外墙板与窗洞节点的热桥效应。”肖琦说。目前,该技术正在申报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