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二环内核心区规模最大的消防站投入使用 ■记者 刘偶/摄
近日,由中建二局三公司建设施工的西城区光源里消防站举办交付挂牌仪式,至此,北京市二环内核心区规模最大的消防站正式投入使用,同时该站也是北京市首个区级火灾事故调查中心。
光源里消防站位于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半步桥街以西,光源里中街南侧,用地面积约35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547.03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094.4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52.57平方米。其建筑高度18米,地上4层,地下(局部)1层,设有5个消防车库。本次启用后,灭火救援力量将辐射西城区南部的白纸坊、广外、牛街等地区。
“本次难度最大的施工是地基,为此我们采用了全新优化设计的钢板桩施工技术。”中建二局三公司光源里消防站项目技术负责人季鹏告诉记者。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区北侧、东侧、南侧均紧邻居民社区,为保证施工安全,项目部在地基土方开挖前,首先在地基四周插入397幅宽60厘米、高9米和高12米两种钢板,将基坑进行整体包围。
据介绍,该举措一方面可以减少后期土方挖掘量,将斜坡地基面改为直坡面,避免对周边小区地基的扰动,保证楼体安全;同时大幅提升整体施工区地基稳定度,将稳定性提升20%以上。“由于钢板桩技术综合成本高,机械设备投入大,因此很少被应用。但本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们应用该技术后,将土方消耗量减少1500立方米,同时通过现场20余个智能化实时沉降探头24小时不间断监测,最终施工标准全部优于国标规范要求。”季鹏说道。
肥槽回填施工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建设项目的痛点,遇到回填空间狭窄异形、回填深度大等工况时,传统填筑方式机械设备无法进场施工,回填工程质量难以保障。部分工程为保证回填质量,加快工期进度,往往改用素混凝土代替素土、灰土进行回填,造价高昂且不利于绿色发展。
为此,在本次地基施工中,项目部专门投入数十万元资金,将回填土改为流态固化土。“这种创新材料不仅自密实、免振捣、可泵送,还具备高抗渗性能,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季鹏告诉记者。过去采用回填土施工,需要分层进行填实、碾压。本次流态固化土采用一次性填充,在24小时内即可初步上强度,整体缩短工期约20天,整体承载力提升10倍以上。
因为工地紧邻三个居民社区,为减少施工影响,项目部还投入70万元,采用了最新式可升降式隔音屏。记者在现场看到,升降式隔音屏全长约300米,高6米,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3米为金属隔音结构,上部3米为亚克力材质,可实现上下自由升降。项目书记邹继楠告诉记者,由于传统金属隔音屏挡光,会妨碍周边底层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此项目部到建材市场进行考察调研,最终找到此种最新式可透光升降式隔音屏。据悉,该种隔音屏可达到降噪40%左右的效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