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采风,还真有新鲜的。

    虽说“申城恰似线装书”,但息夫人、春申君、司马光等都不谈,鸡公山等自然山川也不言,人文古城、革命红城、生态绿城、交通要城、资源宝城、开放新城等全都另论,单表一个村文化中心的解说员。

    采风第一天,广场启动仪式完,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去了信阳博物馆,马不停蹄赶到司马光出生地——光山县,县委党校午餐后稍息,就沿着习总书记2019年的考察足迹,先看了司马光油茶园,然后就到东岳村文化中心参观。东岳村属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和“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徽派建筑的文化中心,首层主体是一个宽敞展厅,分“光山十宝”和东岳村“非遗”两个展区。刚扫一眼展厅,一场特色讲解就脆亮开腔。

    讲解员是一位梳着马尾辫的姑娘,叫张向晨,我们称呼张导。2019年习总书记考察就安排她讲解,故而给我们的讲解也结合总书记考察进行,不时还原当时场景,介绍接待准备、临场考察实况,包括一些细节。具体讲解从一件黑色羽绒服开始……张导满心欢喜,大家欢声笑语。

    接下来的参观,张导拿起一块公章大小、透明纸简易包装、像是火烧的糕点放高声:这叫砖桥月饼,“光山十宝”之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祖传手工,清末就有盛名。那天习总书记接过月饼,掂掂看看……张导的解说绘声绘色。一眨眼,她又拿起一个16开大小、四个大字错落排列的农副产品说明考问大家,结果,大多念“四方景庭”,误读为“四景方庭”的也不少,念对念错的全笑了。

    有张五级书记的照片煞是难得,张导一一给大家指认,还特别向我们说明:“县委书记后面露一只耳朵那位,就是我们乡书记,虽未靠前露面,但特别欢迎大家前来……”

    光山花鼓戏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展示区,张导右手平端一个老像框,左手指着黑白照片上唱花鼓戏的男女说:“习总书记考察那天,花鼓戏演员拿起这照片告诉总书记,这是他师傅翁行凡,1953年4月到中南海怀仁堂,给周总理和朱总司令表演过,表演的花鼓剧目《夫妻观灯》荣膺金质奖章。总书记听得认真,不时询问,就像回到当年。最后祝愿我们把家乡的花鼓戏越唱越远!”张导的讲解就此结束。

    半个多小时的参观不长,但张导的解说却让我耳目一新,突出感受有三。

    一曰个性。照理说,百人百性。艺术作品、天下诗文等都有不同风格。主持有各不相同的主持风格,解说也当有各自不同的解说风格。可国家省市以及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的解说听过无数,大都庄重严肃、一本正经、千篇一律。张导自由轻松活泼俏皮的解说,个性尤其鲜明,就像邻家女孩给客人讲故事。有同行者说村解说员框框少,有说她不是村解说员。这都不重要,讲得清有个性受欢迎就是成功。

    二曰自由。没有标准的解说词,没有任何雕琢修饰,完全根据事实临场发挥,轻松自由,无拘无束,故而讲得真切、朴实、自然。不溢美不滥词,又直白又平实,习总书记与干部交流声情并茂,语气语态尽量还原,接待准备细节都和盘托出,情真意真,事实话实。

    三曰俏皮。让人从领导人考察活动的解说中见轻松自由、生动活泼,活泼俏皮又不失尊敬尊重,感觉领导人就在群众中,同一个话语体系,很平常很随和,把领导人与观众拉得很近很近,零距离,心贴心。

    万法归宗,道理皆通。我灵感一现,张导的解说,简直就是一种文章作法。

    内容上。从自然到人文,从过去到当今,从物产到脱贫,从领导到群众,领导人的思想感情、赞誉褒贬,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所思所盼,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信手拈来,浓缩光山县106个贫困村脱贫攻坚与领导亲切关怀的美文斐然成章。

    作法上。自由撒脱,无拘无束,又说又笑,亳不拘谨,毫不忸怩作态。像嘻哈包子铺相声,像拉呱儿新闻,相比讲话必引古、论要旨必四六、作强调必排比的八股文、假大空套废文,较之现今某些怀抱琵琶、欲言又止、矫揉造作、无关痛痒的所谓散文杂文,实在是一篇绝好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