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塘河流域治理后呈现生态画卷                                            ■企业/供图

        浙江杭州,古老的凤凰山下,余杭塘河的一脉秀水静静流淌,两岸的绿意延绵伸展,早起的老人徜徉河边,闲来的水鸟翩跹而过。三年的光景,这里告别原生态的景象,成为了一条靓丽的风景游览线。

        作为杭州市主要河道,余杭塘河流经余杭区余杭街道、仓前街道、五常街道至西湖区、拱墅区后入运河。在历史上这里商船云集、航运发达,反映了以漕运文化为中心,并随其发展而来的治水文化、商贸文化乃至建筑文化,是记载杭州历史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18年1月起,北控水务集团牵头中标余杭塘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对余杭塘河流域进行整治,建设内容包括余杭污水处理厂、河网水系综合治理、余杭塘河河道综合整治、凤凰山山体公园四个大项。截至目前,主要工程基本竣工验收。

        三年多来,余杭项目公司总经理许永生扎在工地上,将北京经验输送到余杭岸边。“工程最大亮点是实行了‘厂网河岸一体化’治理。”许永生介绍。项目从城市管网提升,到城区的溢流管控到整个流域的生态修复,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态系统。不仅如此,凭借着“禹航治水”智慧系统和统一调度平台,实现了余杭塘河全流域统一运维。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GIS、模型模拟等技术的多元融合下,平台可对流域水环境运行全面感知、在线监测、风险预警及运行调度,能够在网站、微信公众号、APP、智慧河长牌等智能终端的方寸之间得以实现。

        数字记录了余杭塘河项目的轨迹:5.2千米的城市管网提质,1.55千米直径3米的大调蓄管道雨季溢流调控,15万吨/天“邻利效应”地下污水厂建设,22条河流生态修复,16.8千米滨水生态岸线打造,4千米山体游步道构建……和以往单纯的水环境治理不同,此次工程考虑从“厂、网、河、岸、人”多方面入手,既解决了城市排涝问题,降低了积水风险,也治理了城市污染河流,形成了水清岸绿的城市生态网络,为周围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休闲环境,同时也让杭州未来科技城这个创新热土多了一张绿色的生态网络。

        余杭老城区内,原有的城市管网因为老化,随之带来渗漏问题,沿途还有不少偷排、漏排污水现象发生。河网水系综合治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以新型工艺和高效工序展开的管网设施提升改造,涉及流域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不仅为城市行洪期间的错峰排涝预留14600立方米调储空间,更能与污水处理厂、河道形成“厂网河”的有效联动。水质提升的同时,底泥处理、生态群落构建等生态修复措施,令水体在稳定的水生系统下加速自净;8座闸站的电气化改造及3座水利闸站的新建,则在远程控制的统一调配下,源源不断的提升水动力,点亮水环境。由此原生态的余杭塘河凭借着生态水质荣登浙江省“美丽河湖”名单。

        今年年底,日处理能力达到7.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即将通水投入使用。结合周边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城市规划,水厂采用全地下设计,地面为景观公园,打造一座花园式污水厂,再生水循环补给地上公园作为景观及绿化用水,同时公园承载了市民休闲娱乐及环保科教功能。水质处理上,这里将以环太湖流域水质要求为刻度,严格执行一级A+出水标准,并结合再生水回用系统,最终将出水作为河道补充水排入余杭塘河,远期日污水处理量将增至15万吨。

        在这里,一系列清洁能源系统的应用,为绿色地球建设赋能成长;智控系统、数字系统、智慧管理平台等运用,为智慧水厂注入了科学高效的基因;围绕生态主题打造的生态长廊、生态科普教育展厅,更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带来深远的社会效益。

        凤凰山休闲公园最让人期待,总面积达到了37万平方米。原本原生态的山体披上了“绿衣”,林林总总的植物给了它新风貌。2.2千米的无台阶游步道贯穿其中,353米的架空栈桥凭山而立。1.5万平方米花海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周边民众的游览游憩带来了远离尘嚣的舒适体验。

        走在河岸上,精心打造的13公里的慢行绿道贯穿余杭塘河的生态画卷:水波徐徐,杨柳依依,北有仓前古风古韵,南有天使小镇活力新生……历史和现代、人文和生态实现了和谐共存,宜居生态的繁荣景象每天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