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老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初中二年级以前,一直和家人居住在建国门内站前街东侧、紧邻东长安街的水磨胡同。这是一条形成于明永乐时期的古老胡同。它的东口不远处即是著名的北京古观象台。犹记得上小学时,每天上下学都要从其旁边走过。前些年查阅史料,又得知胡同的东半段路北,曾经是明清两代礼部会试的考场——贡院的一部分。数百年间,三年一次的会试吸引了无数寒窗十年苦读的士子置身其中,寄希望实现“金榜题名”的美好梦想。

    虽已过去四十年,儿时在胡同生活的记忆却早已深深刻印在脑海中,每每回想总会充满留恋之情。

    夏日的清晨,蓝天白云间,飞翔的点点白鸽在层层叠叠的四合院灰色屋顶上方盘旋,阵阵响亮且略带颤音的鸽哨声在空中久久回荡。

    大清早买早点归来的二大妈,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鲜豆浆和新出锅的油饼,招呼大树下藤椅中安坐的老伴儿享用早餐。老爷子气定神闲,双眸微闭,手指在藤椅扶手上轻扣节拍。身边小木桌上,大号搪瓷茶缸里飘散出“高末”特有的芬芳。话匣子里传来马老板《空城计》里经典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身后屋檐下挂着两架制作精良的鸟笼,一对儿画眉在笼中轻巧的上下跳跃,发出清脆悦耳的欢鸣。隔壁二哥推着擦拭一新的凤凰牌自行车从其身旁走过,一声“二大爷,吃了吗您呐?”透着邻里间的那份亲密。说话间,伴着一阵清脆的车铃声,人已一溜烟地消失在胡同尽头。“磨剪子嘞,戗菜刀”,中气十足的吆喝声伴着磨刀人手中铁片发出的刺拉拉撞击声,由远而近,阵阵传来。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着,一直偎在老爷子腿边假寐的大黄猫一瞬间窜上四五米高的房脊,不见了踪影。老北京人平凡且充满人间烟火的一天由此展开……

    重礼数,善待人,接地气,为人仗义,做事局气。这无一不是皇城脚下、胡同里沉浸了几百年的北京人孕育出的独特气质。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在批注《西厢记》“拷红”一折时,对人生快意之事有感而发,写下三十三个“不亦快哉”,其中一条便是:“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

    回想,三九寒冬之夜,三五好友围聚一室,支起紫铜炭火锅,就着五十六度的二锅头,享用着老北京涮肉,天南地北,阔论高谈,何等淋漓畅快。酒酣之际,推窗一望,鹅毛大雪纷飞飘落,不觉中天地浑然一体,皓白一片。置身其中,怎不令人心醉神驰?忘乎所以!这又岂是身居高楼大厦的现代都市人能够切身体会的快意呢?

    人们常说,胡同是北京的名片。总希望这张名片常拭常新。

 (作者单位:首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