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览现场                               ■记者 董一鸣/摄

        由历时18年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延伸而出的精美展览,320件高清打样、数字作品共同解读的书香时光,近4个月先后迎接345248人次观众的驻足欣赏……日前,“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久久为功’品读书画中的中华文脉”展览在中华世纪坛落下帷幕。从寒冬到初夏,该展览不仅应观众所需延期近一个月,还出现了多次复看成为常态的独特现象。

        “6点起床,7点20到车站,继而赴北京中华世纪坛,听朱宏老师的‘品读、心赏’书画之约。”这是居住在天津的高级心理咨询师王弋丹5月2日随手记下的日志。那天,已经是她第五次来中华世纪坛看“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

        “每看一次都有收获。”王弋丹说,每次观展都要停留数个小时。从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普及性了解,到理解策展理念中的“心赏”含义,再到听志愿者讲解员朱宏分析《采薇图》后开始钻研《论语》,以及后来欣赏了再现兰亭雅集的画作后了解了农历三月三背后所蕴含的农耕文化等等,伴随着看展次数的增加,她仿佛获得了一把钥匙,尽情吸收扩大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没有打卡式观展的浮躁,没有把手机镜头怼到展品前拍照的表面热闹,一个人或几个人静静欣赏,是展厅里的日常。距离展览闭幕只剩两天时,世纪坛医院的张医生再次来观展。“来了十几次了,每次来都深受熏陶,我更愿意称为‘浸泡’。就好像制作腌咸菜和做酱油,需要足够多时间的浸泡和发酵,才能酝酿出那种味道。”张医生说,展厅内、画作前的一次次浸泡“丰盈了我的精神体验”。她还注意到,展签上标注了许多作品,如今被收藏在其他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中。“现在观展就好像是在预习,等以后有机会可以到国外的艺术馆看到这些真迹时,就不会错过和它们的相遇。”她表示。

        “其实,‘阅读’作为一种绘画意象,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在画像石、画像砖上。随着科举制度勃兴,古代社会读书氛围日益浓厚,读书主题绘画创作进一步拓展,历代画家通过多维视角表达读书人心怀天下、修齐治平的远大志向,倾诉感悟生命、隐逸超然的天地情怀。”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划总监高敬说,走进“大系”的角度可以有很多种,此次展览呈现了贯穿古今的阅读方式和古人读书时的鲜活百态。毕竟,艺术滋养人生,阅读改变世界,求索推动发展。

        “展览虽然落幕,但策展团队和许多观众还意犹未尽,持续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感受。”高敬说,品味传统读书题材画作,既可回望书香传世的悠久文脉,感悟历代先贤的心灵世界,更能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文脉密码”通过艺术之境代代传承,让中华人文之光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