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在建筑业市场化改革形势下,干部队伍作为发展壮大国有建筑企业的“领头雁”和“排头兵”,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好坏。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战略思维严谨、综合决策能力强、能够驾驭全局的国有建筑企业干部队伍,不仅是党和国家提出的要求,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抵御各类风险的重要屏障。

         一、加强国有建筑企业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建筑业战略发展目标需要加强国有建筑企业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建筑业将初步形成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到2035年全面实现建筑工业化,建筑品质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立,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这需要国有建筑企业干部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建筑行业的规划决策和重大部署,在复杂局面中破难局、开新局,确保远景目标实现。

        二是严峻的建筑市场竞争形势急需加强国有建筑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当前,房地产行业波动巨大,再加上以建筑原材料、劳动力等为代表的要素成本不断攀升,环保政策、去产能政策多重因素叠加,建筑企业利润收窄,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形势对国有建筑企业干部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应对市场变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急需增强。

        三是国有建筑企业自身改革发展需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国有建筑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执行力和凝聚力也是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改革中加快文化融合,消除思想壁垒,不断提升管理干部的执行力、战斗力,适应各方面需求和变化。

         二、当前国有建筑企业干部队伍现状分析

        一是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融合。在新经济常态下,国有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吸收合并重组屡见不鲜,领导干部之间交叉任职成为一种“新常态”,集风格迥异、多元文化于一体的干部队伍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中短时间无法达到思想统一、文化认同。

        二是干部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国有建筑企业对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干部的业绩考核、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现代化管理机制应用不足,干部能上能下、职位能高能低、待遇能增能减的管理机制还未能真正有效地与市场接轨。

        三是部分干部素质不够硬,管理模式亟待改进。随着建筑企业市场化改革步入“快车道”,规模压缩、精兵简政成为趋势,再加上建筑施工项目部均为临时性设置机构,急需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化干部管理机制;一些干部对新事物、新信息、新趋势缺乏敏锐的感知度和接受力,思想、工作能力与新时期企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亟待改进培养管理模式,解决干部“本领恐慌”。

         三、加强国有建筑企业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共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作为首都国企的建工产业化公司,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始终把“讲政治”落实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开办“领导班子开讲啦”“部长有话说”“初心加油站”等学习论坛,大力推行“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会、务虚会,将贯彻党中央精神融入谋划企业“十四五”发展方向、推进“三件大事”、解决发展难题中,通过找坐标、选方位、瞄靶心,从而不断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把讲政治的要求切实转化为内在动力。

        二是融合企业文化,增强干部凝聚力。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只有各级干部各尽其才、协同作战,才能达到“1+1>2”的效果,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针对国有建筑企业改革中出现的兼并重组等新常态,只有尽快培育形成更加优越的新企业文化制度,形成新企业文化氛围,才能切实提升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以建工产业化公司为例,面对企业吸收合并带来的干部管理差异、文化差异、发展理念差异,建工产业化公司紧紧抓住“一把手”自上而下推动这个关键,班子成员带头融合、率先垂范,强力推进新企业文化的落地,从而达到思想的统一。此外,将“大讨论大实践”贯穿在日常,围绕企业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讲透、说透,在不断的思想文化碰撞中增进了解、凝聚共识,从而使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

        三是坚持党管干部,做好干部选拔工作。坚持党管干部不动摇,发挥党委在选人用人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好干部”标准和“凡提四必”要求,以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建强队伍为目标,建工产业化公司制定《中层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并对新项目班子组建、动议酝酿等程序形成流程图,明确亏损项目经理不能担任新项目经理等条款,使得制度执行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在考察中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了解“8小时之外”的社交圈、朋友圈,坚决防止“带病提拔”现象发生。同时,注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持续推进“8590”人才工程,实施“一人一策”,使得企业人才培养与个人职业生涯建设紧密结合,加速成长进步。

        四是坚持业绩导向,精细管理,科学评价。充分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作用,树立干部考核新思路,既重“显绩”又看“潜绩”,形成全面有效的激励约束体系,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借助专业化咨询机构,搭建薪酬绩效管理系统,引入付薪理念和3P管理模式,力促收入与贡献挂钩,倡导“多劳多得、有为有位”,激发干部奋发向上。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探索试行末位诫勉及淘汰制度,综合运用“薪酬绩效线上评价系统+党员群众民主测评”双考评结果,实现从点到面、从部分到综合的突破,真正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近3年,建工产业化公司对综合考评结果靠后或职工群众反映不佳的4名干部进行末位淘汰,对年度综合评价倒数的12名干部进行诫勉谈话,绩效奖金也根据“双评价”的结果区分档次,实现薪酬差异化。

        五是坚决严管厚爱,加强日常监督工作。构建内部联动“大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借助纪检监察、审计、职工民主、社会等监督力量,形成综合监督合力,提升监督精准度。紧紧围绕权力运行,聚焦“关键少数”,制定“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责任清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通过廉洁提醒、警示教育、排查廉政风险点等多种形式,注重教育和惩戒并重,着力增强中层干部遵纪守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国有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生态。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建筑企业需要以新眼光、新举措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才能把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