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利在工作中                                                        ■企业/供图

        建立猪场一日工作程序、用科技提升种猪质量、紧跟种猪选育前沿……“坚持学习,同时将所学及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来。”首农食品集团三元种业中育种猪项目科技部部长、畜牧总师孟庆利说。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发表关于猪选育、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文章40篇;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三等奖,北京市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等奖励;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北京市地方标准;获得“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和首农食品集团“最美首农人”“先锋党员”“首农劳模”荣誉称号。

        孟庆利自南京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育种猪公司工作。种猪企业的工作千头万绪,孟庆利在种猪生产管理过程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创新,建立了一套简单全面易操作的猪场一日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要内容包括每天何时和如何观察猪群,对猪舍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猪群的采食量和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猪只的饲喂、粪便的清理、猪场消毒、病猪的治疗、猪只的免疫、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母猪的检查、公猪试情、人工授精等等。”孟庆利说,通过猪场一日工作程序的建立,明确了猪场各个岗位工作人员每天、每周、每月的每个时间点应该做什么工作,提高了生猪饲养管理效率。

        勤学苦练让孟庆利在科技提升种猪质量上成了专家。几年来,他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北京市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京S2、D5系专门化品系培育项目及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主持完成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奖励市级项目,三元种业自立课题。

        在他的主持下,2011年,通过科技升级,中育种猪公司建成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空气过滤种公猪站。2012年又完成蓝耳病抗原抗体双阴性种公猪群体的建立工作,多次研究制定了蓝耳病并抗原抗体双阴性种公猪群的技术路线,中育种猪公司最终建立了蓝耳病抗原抗体双阴性的种公猪群体,保证了种群的健康,为种猪场遗传物质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改造后的公猪站运行效果与空气过滤公猪舍种公猪保持高度一致健康状态,进入空气过滤种公猪舍种公猪每季度采血检测蓝耳病抗原抗体以及伪狂犬免疫及野毒抗体,种公猪始终保持了蓝耳病抗原抗体双阴和伪狂犬野毒抗体阴性状态,平均每头公猪提供精液数量比猪舍未进行空气过滤改造前提高了3%-5%。”孟庆利说。

        “种猪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孟庆利介绍说,在提升种猪生产性能方面,他带领团队通过制定种猪选育操作规程、技术人员考核办法等,规范和提升种猪场种猪选育水平,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在保持种猪健康水平方面,通过提升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科学猪场疫苗免疫,合理种猪疫病监测等综合手段,公司原种猪场2017年成为国家动物疾病净化示范场。

        孟庆利不断学习,紧跟种猪选育前沿。2017年-2019年,全基因组选育美系大白原种猪自立课题顺利实施,跟踪国际种猪育种最前沿的猪育种技术。目前,已经建立了近900头的参考群体,后备猪已经应用全基因组选育,基因组选择公猪与传统选择方法结果符合度较高。该方法可以不依赖种猪表型信息,对种猪进行早期选择,缩短了世代间隔,提高了选择强度,降低育种成本,同时能够捕获种猪基因组中全部遗传变异,提高了选择准确性,从而加快育种进展,提高育种效益。通过此项研究,公司在猪基因组选育技术和使用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功入选国家猪全基因组育种平台项目,此平台汇聚全国7个科研单位和31家种猪企业的力量,共同翻开生猪育种的新篇章。

        2020年-2021年,孟庆利组织并参与了北京地区两个3000头基础母猪规模的种猪场设计、施工和投产工作,在北京开创了楼房养猪的先例。同时,应用智能化设备对猪场进行管理,在保证生物安全的基准下,设计场内智能监控的全覆盖;结合智能人员、物资洗消系统将人员、物资的进场、出场流程全把控;通过覆盖保育、育肥舍的盘点估重镜头,监控猪只生长情况,对猪群数量和体重变化实时监测;对基础母猪进行智能膘情检测和智能测孕以及智能化饲喂,提升猪只精准营养管理水平,促进生猪产业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楼房养猪是养猪业的新鲜事物,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孟庆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