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北京平原南段治理工程

        永定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通水河长865公里,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也是我国四大防洪重点江河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江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擘画万里蓝图、指明前进方向,永定河治理修复迎来新的机遇。国家层面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成立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推动组建专业化、市场化平台公司。2018年6月,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省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定河流域公司”)在京挂牌成立。这是由国家顶层设计、以流域为单元、跨省级行政区的流域治理投资公司,是国内流域治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开启了流域治理一体化、市场化的新篇章。

     在永定河上游的山西大同御河,综合治理后水清岸绿

         开启流域治理新模式        

         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

        坚持两手发力。永定河流域公司注重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在流域各地设立分公司和区域运营子公司,推动建立新型政企合作关系,构建流域治理管理政企生命共同体,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

        强化“四个统一”。永定河流域公司发挥流域治理管理纽带作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开展全流域治理、全要素治理、全过程治理,实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流域治理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2022年2月,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在京召开

         创新流域治理管理机制体制   

        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国家部省协调领导小组逐年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要点、召开专题会议,调研协调推进相关工作,成立流域综合治理战略咨询委员会,全面指导流域综合治理与永定河流域公司高质量发展。

        建立协同治理机制。沿线各省市县均成立协调领导机构,提出协同治理理念,并陆续将水工程资产统一交由永定河流域公司运营管理,政企双方签署各类战略合作协议20余份。

        推动建立农业节水机制。永定河流域公司聚焦流域上游1.41亿立方米节水目标实现,形成了以“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着力点”“四种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有益实践,累计实施项目14个,改善节水灌溉面积31万亩,新增节水能力5182万立方米。

     永定河综合治理模式结构图

        推动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永定河流域公司与京津冀晋4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共同签署《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合作协议》,形成持续的机制保障。

        推动建立资金平衡机制。永定河流域公司构建并完善“中央资金引导+地方财政配套+金融工具支持+公司自筹跟进”的资金投入模式,“资源开发+资产经营+资本运作+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奖补资金”的资金平衡模式,以及资产运营模式、产业开发模式。

         推动构建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治理管理格局

        坚持流域统筹。永定河流域公司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城市乡村,协调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关系;采取水源涵养、生态补水、河道治理、造林绿化、农业节水、湿地修复、截污治污等综合性举措,科学安排项目布局和建设时序。

        坚持区域协同。突出生态共建与产业联动,永定河流域公司参与推动各区域共同开展官厅、泛区项目等省际间关键生态节点建设;并以文旅资源为纽带,推动全流域产业互动合作。

        坚持部门联动。永定河流域公司参与推动发挥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发改、水利、林草等各部门协同配合,解决项目审批立项、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政策支持、资源匹配等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重难点问题。

         激发流域治理新效能        

        永定河流域公司成立5年来,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建永定河流域治理投资公司的指导意见》,锚定“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目标,实施生态治理项目57项,总投资约150亿元,累计治理河段800余公里。

         河道生态水量得到基本保障

        水利部每年印发水量调度方案,流域各类水源累计向永定河生态补水超33亿立方米,永定河连续3年实现多次全线通水。2021年,永定河牵手黄河、长江,实现26年来首次全线通水;2022年,永定河与京杭大运河实现世纪交汇,顺利贯通入海;河流生态廊道基本贯通,永定河逐步恢复了相对连续稳定的自然河流形态,河流蜿蜒度基本回到20世纪70年代末水平,平原区地下水回升3.4米。

     河北怀来官厅湿地生态美

         河湖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

        与2016年相比,2022年全年Ⅲ类水质及以上河长占比由34%上升至95%,劣Ⅴ类水质河长基本消除,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96.9%。建设湿地类自然保护区4个、湿地公园19个,湿地面积增加到2.5万公顷,构建了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河道防护林面积从0.24万公顷增加到3.2万公顷,流域森林覆盖率由20.8%提高到28%。累计调查发现浮游植物424种、浮游动物269种、底栖动物274种、鱼类8目14科51种、鸟类360余种,重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稳步提高

        新建和加固堤防369公里,建设巡河道路477公里,跨河桥100余座,干流堤防达标率由76%提升至99.7%,干流巡河路贯通度达到100%。通过持续的生态补水、河道治理和堵点疏浚,永定河河道主槽得到扩宽和稳固,河流形态得到重塑,过流能力显著提升,有效保障了北京和大兴机场等关键节点行洪安全。流域中下游新建桥梁在洪水过程中无一损毁,作为重要救灾生命通道,为群众疏导撤离及抢险救援救助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对抵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助力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

        河流生命复苏、流域生机再现,良好的生态基底,明显提升了沿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在水利部获评优秀,洋河二灌区项目列入水利部试点,武清项目入选天津市民心工程,廊坊项目获批河北省级水利风景区,桑干河项目获评山西省水利工程样板项目。2016年至2022年,流域沿线各地市反映经济社会价值提升的主要指标数据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高于京津冀地区平均增长率超10个百分点。

     永定河流域公司运营维护的河北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迈向流域治理新征程        

        永定河流域公司以“建生态廊道、促区域发展、树治理样本”为使命,大力加强全国流域治理管理标杆和品牌建设,组建永定河产业发展联盟、永定河流域文旅联盟,组织举办“永定河论坛”“永定河科技大会”和“关爱河流、保护永定河”等社会活动,凝聚各方合力,为推进流域和公司“两个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市场化运作成效为反哺流域治理奠定创新基础

        永定河流域公司坚持“一体两翼”战略,着力发展工程建设、资产运营、产业投资、农业发展、资本运作五大主业板块。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促进“两山转化”,围绕“两主三辅”产业投资布局(“两主”——水和城;“三辅”——绿色清洁能源、乡村振兴、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和运营),结合各地资源禀赋,落地运营资产类、产业类项目20余个。5年来市场化运作的成效,极大提振和坚定了政、银、企合作信心,为反哺流域治理、推动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创新实践基础。

     天津北辰屈家店枢纽开闸,永定河自2021年多次实现贯通入海

         流域治理成功经验为打造“永定河样本”提供实践参考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以来,永定河流域公司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的指导推动下,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政企合作、两手发力,坚持机制创新、平台运作,坚持科技引领、数字赋能,坚持尊重规律、久久为功,这些基本经验弥足珍贵,为打造全国流域治理的“永定河样本”提供了实践参考。

         打造全国流域治理管理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标杆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联合修编印发《总体方案》,明确2025年基本建成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2035年永定河恢复成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2023年5月,水利部印发《加快推进永定河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工作方案》,明确新阶段流域综合治理新目标,打造母亲河复苏行动、流域水量统一调度、流域区域互动合作、用水权分配与交易、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数字孪生流域等6个示范,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永定河打造成为全国流域治理管理标杆。永定河流域公司将坚持高质量推动生态廊道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贯穿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高质量推动公司发展,强化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能力支撑;坚持高质量推进党的建设,为加快推进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提供坚强引领保障,努力把永定河建成水清岸绿、健康宜居、岁岁安澜的“幸福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永定河力量。

 ■陈运东 肖芬 宋江昆/文  本文图片由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