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7000余名工人正在做收尾工作。北投集团作为城市绿心项目建设运营主体,为满足游客服务、休憩补给、管理等功能需求,合理利用现状建筑保留场地记忆,延续区域文化,建设功能复合、开放共享的城市绿心配套体系。

        “在综合考虑游客服务规模、服务半径全覆盖、配建标准、建筑改造利用可行性及道路交通组织等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在城市绿心园林绿化区内共设置12处配套服务建筑,包括5处保留建筑改造和7处新建建筑,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胡越说。

        置入新功能活化周边区域

        保留建筑围绕运河故道进行规划功能分区与节点塑造,通过综合考虑运河文化、工业遗产文化、城市绿心规划与景观营造因素,植入体育、文创、办公等公共服务功能,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公园配套服务建筑,为市民提供青山绿水、乐玩其中的城市聚落。

        胡越介绍,例如在北投艺术工坊所保留的1号、3号、6号建筑中,设置了面向市民开放的展览空间,在室外的景观构筑物及广场也同样为艺术、文化展示和活动筹划预留了条件,将有着大空间特点的运动汇厂房建筑转换为体育场馆,为市民提供日常体育锻炼和观看小型体育赛事的活力站点。

        在整体区域关系中,保留建筑注重衬托好三大建筑、城市绿心整体景观的主体地位,注重各组建筑之间的联系,力求融合在城市绿心整体景观内部。

        保留空间特色延续场地记忆

        保留建筑在保留原有建筑的特色和历史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深入挖掘场地的历史脉络、多元文化、建筑发展、情感记忆,再对建筑和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做到“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例如,艺术工坊的原址造纸七厂不仅伴随着北京城的发展,也承载了几代人的奋斗,在改造中,保留建筑的外观尽可能保持不变,而着重于建筑内部空间的梳理和丰富。对于半拆除的建筑则融入景观,以景观构筑物的形式存在,对于已经完全拆除的建筑则转换为市民活动的室外广场空间,通过铺装及高差设计对原有建筑边界进行回应,以保留艺术工坊原有的空间布局和场地记忆。”胡越说。

        同时,北投运动汇保留了厂房建筑原有结构,并外露部分结构构件,凸显其工业风格。北投书香小院通过对不同时期卫星图比对梳理,重拾历史肌理,对传统合院形式进行保留和复原。

        北投集团副总经理兰慧宾告诉记者,我们对所有保留建筑的结构进行加强处理,确保老建筑在功能上、结构安全上、绿色环保上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保留建筑的改造也注重经济性,维持保留建筑的面积指标基本不变,不做较大的设计改动。

        保留建筑与三大建筑呼应

        胡越介绍,城市绿心在过去是重要的工业区,有大量的企业和工业遗存,如今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过去的厂区变成绿洲。但是那些工业遗存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留住记忆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的尊重。

        绿心新建建筑和保留建筑与绿心三大建筑有三种呼应关系:一是功能互补,绿心三大建筑功能定位明确,接待的人群目的性强,新建和保留建筑除了为公园提供配套服务外,还通过功能设置,为三大建筑的外溢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例如餐饮、健身娱乐、艺术展示,艺术创作等。二是互相映衬,绿心三大建筑体量较大,和周围的绿化相互映衬,而绿心新建和保留建筑特别注重控制体量和高度,融入绿心,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和绿化一起衬托三大建筑。三是统一中的丰富,绿心三大建筑相对集中,在变化中有统一,绿心新建建筑布局分散,形态各异,但在形式上、色彩上、和手法上做到统一中有变化。保留建筑则立足于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在各组团内部形成统一中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