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手持强光手电,要在4小时内完成当晚的探伤任务(5公里)          ■记者 周宇杰/摄

        凌晨的地铁站,万籁俱寂。

        7月24日0时,北京地铁亦庄线亦庄桥站,和白天的人来人往截然不同,站台上空无一人。“藏”在车站里的一间职工休息室里响起了声音:“今天咱们的工作范围是从亦庄桥站到万源街站,三站两区间,一共5公里。其中有个大曲线,请大家随时调整仪器位置,注意脚底安全。”

上工前要换上绝缘鞋                ■记者 周宇杰/摄

        一支负责探伤的“钢轨医生”队伍在此集结。

        地铁钢轨,由于酷暑炎热和冰冻寒冷天气,因热胀冷缩,容易产生伤损。特别是近年来,在大规模网络化运营背景下,为应对大客流,北京地铁缩短运行间隔,从而加剧了钢轨产生各类疲劳伤损的可能。

        “简单来说,地铁钢轨探伤就是给地铁轨道做检查,检查轨道是否受伤。我们是保证轨道安全的前哨兵。”北京地铁线路分公司综合维修五项目部探伤部主任陈涛说。

检查各种设备                    ■记者 周宇杰/摄

        需要随身携带的探伤工具摆满一地,放大镜、直尺、锤子等,更有一辆堪称“大块头”的钢轨探伤车。陈涛告诉记者,钢轨探伤车是钢轨探伤工的助手,作用相当于为钢轨做B超,不仅可以检查轨道伤损,更能随时进行工作记录,为探伤结束后的数据分析做支撑。

        0时10分,记者随同钢轨探伤小组,来到他们工作的起点——亦庄桥站下行站台。

        凌晨的地铁,站在站台上环顾四周,寂静无声,唯有几声虫鸣。没有列车驶过的轨道上漆黑一片,只能靠钢轨探伤工手中的电筒照亮前路。

新型超声波探伤仪是效率的保证          ■记者 周宇杰/摄

        “一、二、三,起!”加满耦合剂的钢轨探伤仪重量倍增,三个人合力才能把这“大块头”从站台抬到钢轨上。这么一上一下的功夫,汗水就已经浸透了衣裳。

        记者了解到,在探伤仪工作中,耦合剂是必不可少的,作用是排出检测面和探头之间的空气,能让仪器更加贴合钢轨,探伤结果也会更为精准,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

陈涛说,探伤是个技术活儿,关系着千万乘客的生命安全,必须严谨细致■记者 周宇杰/摄

        跟随探伤队员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记者看到,钢轨探伤工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仪器的把控,更要有一份耐心和细心。沉重的仪器被放置在钢轨上,钢轨与探伤仪的探头紧紧贴合,一声长长的“滴”声之后,仪器开始工作。探伤仪上方的屏幕清晰显示出波形,根据波形,钢轨探伤工们可以判断钢轨是否存在伤损。陈涛告诉记者:“有时正常的焊缝轮廓也会引起仪器的报警,这就需要我们钢轨探伤工及时判断分辨。”

今晚的工作,探伤三人组要徒步走5公里          ■记者 周宇杰/摄

        按照当天晚上的计划,钢轨探伤工们需要推着探伤仪由亦庄桥站走到万源街站,来回行程约有5公里。

        “我们有规定,1小时不能走超过3公里。”陈涛说,之所以对探伤队员的工作速度有要求,是因为需要保证仪器显波状态的精准度,决不能存在漏判、错判的情况。这也意味着,在整个探伤过程中,钢轨探伤工们必须集中注意力关注仪表的工作状态和线路设备外观有无异常。当天5公里的工作量算下来,探伤小组大概需要4到5个小时才能完成。

探伤超声波结果适时显示在屏幕上          ■记者 周宇杰/摄

        陈涛自军队退伍进入北京地铁公司工作已有十几年,一直从事地铁探伤工作。在他看来,这是一份“提心吊胆”的工作,即便经验再丰富,每次进行钢轨探伤时,也生怕“漏诊”或者“误诊”,因此必须时刻保持严谨。曾经有一次,为了判断一个同事无法确定的探伤仪表显波,陈涛在深夜无人的地铁线上整整走了几个小时,等到了目的地,陈涛和同事们经过仔细探讨后,判断那是一个非伤损显波,排除了隐患。这种“虚惊”常常在探伤工作现场发生,但是谁也不敢轻慢以待。

通过小镜子看轨底有无伤痕              ■记者 周宇杰/摄

        钢轨探伤这份工作,不仅考验耐心和耐力,更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与众不同。常年的昼伏夜出,让他们减少了日常社交,甚至连陪伴家人的时间都变得很少。“我们上班的时候,家人休息,我们下班了,家人也要上班了,总也碰不到一块去。”一位钢轨探伤工告诉记者。

        夏夜的轨道上,他们结伴而行。探伤结束时,迎接他们的是逐渐东升的朝阳。忙碌的北京轨道交通路网,守护着乘客的不仅有白天里的车站人,还有夜色里轨道上的“钢轨医生”们。